第A2版:战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3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没有阻挡宁波老师的“步伐”

通过网络对黔西南州、库车等地开展云端教育帮扶

镇海中学会场,“携手战疫·云端送教”活动启动。 受访者 供图

新疆库车市阳明小学学生作品 受访者 供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宁波教育部门积极作为,向受援地推送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对黔西南州、库车等地开展云端教育帮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记者 王伟 樊莹 李臻

    宁波与黔西南州 远程教学帮扶启动

    3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高三年级开学复课第二天,宁波市与黔西南州“携手战疫·云端送教”活动启动。宁波市镇海中学通过网络与黔西南州兴义一中、兴义八中、安龙一中等学校相聚云端,共同分析教育教学形势,交流毕业班教学备考等工作。

    3月16日,黔西南州共有43所高中学校高三学生返校复学。受疫情影响,黔西南州虽开展“空中课堂”教学。

    为帮助学生圆梦,早在2月下旬,黔西南州教育局向宁波市教育局提出支援需求。根据黔西南所需、宁波所能和疫情防控情况,双方达成以线上交流为主的帮扶方案。宁波市镇海中学将主要从师资援助、资源共享、教学指导等方面,开展对黔西南州优质高中相应学科的对口支援。比如确定1-2名高三学科指导老师,通过即时通讯方式,与对方学科老师进行线上交流;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分学科进行备考指导等。

    据了解,宁波市镇海中学对黔西南州的教育帮扶已有20年历史。自2000年开始,镇海中学与普安县一中结对,通过名师授课、手把手教授学习方法、面对面传授教学经验等方式,为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开启新路,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发展源泉和力量。2019年6月,镇海中学与安龙一中签订教育帮扶协议,通过校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对黔西南州的教育帮扶。

    疫情没有阻挡 老师们的援疆“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尽管推迟浙江省第十批援疆老师进疆的时间,但援疆支教的“步伐”并未因此而停歇。老师们人虽还在宁波,心却飞到天山脚下——新疆库车市的各个受援学校。

    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王贤中老师是省第十批援疆教师之一,春节假期还没结束,他就从老家安徽回到镇海,一边在家隔离,一边学习省援疆指挥部下发的“三个教育在先”学习材料,为援疆工作做好准备。

    35个相关文件,200多页的材料,王贤中老师利用一周时间学习完毕,写了近万字的笔记和学习体会。紧接着,王老师通过援疆指挥部联系加入受援学校的微信群和钉钉群,知道自己所带班级后,一边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一边马不停蹄地开始备课工作。

    2月24日上午,王贤中老师全程参与库车第七小学举行的网上开学典礼。之后,王老师参加库车第七小学第一次教职工大会、每周一的网上升旗仪式。网上授课开始,王老师和七小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起,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

    3月11日下午,王老师受邀给库车七小和他们的联盟学校——哈尼喀塔木乡中心学校的全体老师做一个专题讲座——《腹有诗书气自华》。两所学校300多名老师通过钉钉直播,收听王老师的讲座。

    与王贤中老师一样,北仑区长江小学副校长王挺也在宁波通过网络“牵手”受援学校新疆库车市阳明小学的小朋友们。

    2019年11月,王挺奔赴新疆支教。寒假期间回到宁波后,因疫情只能宅家工作。2月27日,受援学校阳明小学临时转发了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和新疆美术家协会联合发布的面向全疆中小学生征集以“艺”抗“疫”的美术作品展通知,截稿时间为3月3日前。受援学校通过讨论,决定由王挺老师、阳明小学两位老师组成辅导团队。

    次日,宅家“艺”起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全校一至四年级共计40余名孩子相聚在网上,向老师提出一个个问题。2月29日,宅家“艺”起来线上艺术指导正式开启。疫情期间材料奇缺,一个个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和克服。无法面对面辅导,那就充分利用钉钉在线沟通功能;没有合适的纸张,那就用A4白纸,甚至是报纸;没有合适的工具,那就让现有的画笔发挥最大价值……

    孩子们的作品在一次次沟通和修改中日趋完善,3月2日晚上10时,随着最后一幅作品的制作完成,所有在线辅导暂时告一段落。孩子们也通过稚嫩的话语表达对老师诚挚的感谢和祝福。“感谢王老师,新疆和宁波心连心。”“王老师,您辛苦了!期待王老师您过来上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