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小学都开学复课了,大家戴口罩上学,进校测体温,都很自觉。有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他们,有同学们戴着N95口罩上学,甚至戴这类口罩跑步。这位家长表示担忧,这会不会引起很多孩子心肺功能受损啊? (4月28日《钱江晚报》) 目前,很多省份中小学生相继开学复课,预计五一假期结束之后,全国大多数省份中小学生开学复课。由于疫情尚未结束,中小学生开学复课后,在校期间戴口罩成为一种标配。 从目前各地中小学生开学复课后戴口罩情况来看,广大中小学生都能自觉戴口罩。但从中小学生科学戴口罩角度来看,却不容乐观,比如,有的小学生没有戴儿童口罩,而是戴N95口罩,甚至是长时间戴。 小学生不同于大人,儿童肺部力量相对较弱,儿童佩戴口罩既要阻隔颗粒物、飞沫等,还需要通气舒适,保证呼吸顺畅。相比较而言,N95口罩通气阻力都在300帕左右,远超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30帕的标准,呼吸阻力较大。小学生长时间戴N95口罩,很容易造成肺部损伤。 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健康安全,中小学生科学戴口罩应当成为开学复课第一课,让中小学生都能正确、科学戴口罩,避免因不科学、不正确戴口罩行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相互合作,安排专人进入中小学开展科学戴口罩课程教育,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其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发布针对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佩戴口罩的指南,进行科学指导。比如,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市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指引》提出,户外运动时,在相互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的基础上,可以不戴口罩。运动前正确存放口罩,运动完毕,待呼吸平稳、洗手后及时戴口罩。 让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应是一种常识教育。 希望医生家长的提醒,能引起更多家长注意,避免错误佩戴口罩带来“不可逆损害”,成为新的“疫情”。 何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