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开学实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5月0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课后孩子运动能力下降明显

这所学校很特别每周增加体育课1-2节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学生上体育课。学校供图

    “神兽”们终于开启了校园生活,除了防疫工作与教学任务,摆在学校面前还有另一道难题:体育课。

    走廊上做瑜伽、练健身气功、新增一节体育课……记者了解到,近日,宁波各校老师费尽心思,为孩子们开发了适合疫情期间的体育新课程。□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陈亚杰 张静 虞始达

    A

    运动量不够? 新增一节体育课

    复课以后,“神兽”们出现了体重增加、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怎么破?记者从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了解到,该校推出一项特别举措:加课!每周增加体育课1-2节,确保学生一周五节体育课。 记者在学校出具的文体课安排表上看到:孩子们增加的体育课种类丰富多彩,比如攀岩、击剑、足球、篮球等,每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

    根据鄞州区教育局相关要求,学校须强化班级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无必要不串门,不能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聚集活动,严格控制室外大型聚集活动。

    “学校原来的大课间等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偌大的操场只能满足八九两个年级的分散活动,其他年级的孩子原本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缩减到了一周3-4节体育课,在校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孩子在校运动量不足,叠加疫情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延续了原有的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该校政教主任、体育老师沈舜尧说。

    B

    攀岩、足球、击剑…… 保证学生一周五节体育课

    为此,学校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向长期的合作单位购买课程,为4-7年级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攀岩、足球、击剑、篮球等户外体育特色课程,以保证学生一周五节体育课,弥补增开体育课后师资的不足。1-3年级体育加课将于五一假期后推出。

    因为疫情,在校学习时间缩短,刚刚开学,体育课时间又那么多,家长会不会有意见?据了解,新城的家长都点赞了这项政策。

    初一年级一位陈姓家长说:“宅家太久了,我们家小朋友足足胖了五斤,真想让他多运动一下。有了好身体才会有好精神,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

    不仅仅是家长,回归到校园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开心地跳了起来。昨天,记者在操场上看到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体育活动开展得秩序井然。

    记者了解到,在开学初,该校对每一位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柔韧性等身体形态、机能进行了一次摸底,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机能。结合学生目前体质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链接

    走廊瑜伽、健身气功 每天20分钟的“快闪锻炼”

    4月28日上午8:35,市四眼碶小学樱花校区,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们便拿着垫子到走廊上,一字型铺开,开始做起瑜伽。“垫上运动”结束后,大家进入教室,开始做室内操。这样的“快闪锻炼”每次持续20分钟,每天1次。

    “以前天晴的时候,每日的大课间时间,孩子们基本都在外面,室内操的时间大概不到一分钟。现在,我们学校体育组调整了体育锻炼模式。”该校区体艺中心主任何波老师说,现在,学校将每日大课间活动由室外转向了室内,在原来的室内操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新的防疫数字操,进一步丰富了大课间的活动形式。

    在该校新河校区,体育老师专门教孩子们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据了解,体育教研组长陈刚是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专攻太极拳、健身气功,是浙江省体育大会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冠军。之前,陈刚还专程前往宁波援汉医疗队休养地,为“战疫天使”现场指导八段锦锻炼。

    “八段锦和瑜伽一样,都是个体运动,既保证了学生之间的安全距离,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还能缓解一定的学习压力,调整学习状态。”陈刚表示。

    评论

    体育“补课”迫在眉睫

    疫情令大家认识到,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拥有强健的体魄,才是稳固学习的根本。

    此前,体育课经常遭到文化课挤占,特别是到高年级、毕业班时,体育课往往被边缘化,要给其他文化课、考试等让路,成为空有其名的课程。近年来,政府重视体育课,要求各地学校开足体育课,倡导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不过,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还是无法令人满意,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形式化,活动量不够,对抗性不强,难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体育与学习并非严格的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充沛的体力去应付繁重的学习。我国传统就有培养“通五经贯六艺”的人才观念,其中六艺包括“射、御”两项技能,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孔子精通射箭、李白习练剑术,都为世人津津乐道。

    经历过此次疫情,大家更应重新审视当下的教育模式,需要把体育的地位提高,与文化课放在同一级别上,通过改革教学任务、考试标准等,提高体育课的比例,倡导强健体魄、文体并进的理念,以逐渐改变大众和学校的认知。江德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