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追评

高校退住宿费 是检验“契约精神” 的试金石

    近日,一则“高校给2万学生退三个月住宿费”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引发了网友热烈的讨论。

    据报道,西安翻译学院发布通知,根据实际住宿时间,本学期将只收取学生2个月的住宿费,已经缴费的学生将退还3个月住宿费,未缴费的同学将按照2个月时间收取。本次退费涉及2万余名师生,费用总计1700余万元。

    (5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

    此举引发广泛热议,有人认为,是顺民意之举,很暖人心;有网友甚至喊话自己母校,快来抄作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的期待,对社会关切有了良好的回应。往更深层看,不仅是落实4月1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有关问题的预警》的相关要求:应根据实际住宿情况合理确定退费办法,还是认真履行“契约精神”的表现。

    住宿就缴费,不住宿就不缴,缴了则退,合理合规,是简单的“契约精神”,就该如此。甚至可以说,高校退住宿费是检验“契约精神”的试金石。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应是履行契约精神的典范和摇篮。尽管退住宿费会给学校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期间也确实存在营运成本,但高校有义务替学生管好物品,将契约精神履行到底。

    因而,除陕西之外,不少省市都已纷纷发文力挺“退住宿费”。河北明确要严格落实教育部住宿费退费要求;四川将综合实际住宿时间和成本支出结算清退;浙江要求要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收费管理工作。

    多地高校严格依照非营利原则合理收取住宿费,正好说明履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共教育不仅应体现公平,还应体现温度和责任。疫情期间灵活调整学生应缴费用、酌情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范围、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晾晒被褥等,正是维护教育公平,彰显教育温度和责任的表现。事实上,润物无声,成风化人,本身就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眼下,各地高校复学复课时间已明确,接下来,各高校均应结合实际抓好做实具体的收费和退费办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责任,传递教育温度,把最大的实惠留给学生,让广大学子切实从中受益。

    李万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