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学院将于今年正式招生,计划招生500人。螺蛳粉产业学院将开设7个高水平特色专业,并制定课程标准及培训教材、打造师资团队。2019年,网红美食螺蛳粉已为柳州创造产值70亿+。 (5月28日中国青年网)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的天然属性是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性人才。同时,职业教育也要紧扣国家经济发展脉络,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驱动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有所偏重,有针对性地支持特色经济的发展,也是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的。 螺蛳粉是柳州独有特色小吃,因其汤料由螺蛳熬制而得名。近年来,螺蛳粉在中国乃至海外成功“圈粉”,成为“网红小吃”。从某种意义上说,螺蛳粉目前已俨然成为柳州特色经济“代言人”。因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能够瞅准市场的需求,以“螺蛳粉产业学院”为平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既满足了目前市场的需求,也解决一定人群的就业问题,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是,我们现在就为螺蛳粉产业学院大唱赞歌,认为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大力推广,笔者觉得还为时过早。对于一个专业的评估,该不该办?能不能办?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是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能因为目前的火爆,就忽略对于其未来的观测和评价。 顾名思义,螺蛳粉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就是为了螺蛳粉产出和销售,如此狭窄的人才培养口径,其实风险很大,除了螺蛳粉,这些毕业生还能做一点别的吗?他们拿什么技能去转行?靠什么能力去维持日后的生存?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宜精不宜细,专业设置应该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这个角度上说,对螺蛳粉产业学院的评价都为时过早。 其次,笔者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我们现在脑门发热,对螺蛳粉产业学院各种点赞,会不会引发一波高职专业设置跟风潮,各种“臭豆腐学院”“梅干菜学院”“菠萝蜜学院”等等,会层出不穷地出现。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出问题不可怕,如果一大批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那就麻烦大了。 朱小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