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校应补上 应急教育这一课

    5月31日傍晚,就读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李仪同学,在地铁上突然看到一位女士倒地,全身抽搐,见状,她快步冲到患者身边,一边请周围乘客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用所学到的急救知识抢救这位女士,最终该女士成功获救了。(6月2日《现代金报》)

    李仪坦言,当时眼看车厢内其他乘客没人上前施救,她也犹豫过,但想到自己的身份,终于还是冲了上去。

    而李仪同学为什么敢挺身而出?因为她懂急救知识。当她解开患者的口罩,发现嘴角有一片血迹后,就初步判断是癫痫,于是按照急救癫痫患者的要领进行施救,俨然是一位熟练医生所为。

    假设一下,要是李仪同学不具备急救知识,她敢出手相救吗?

    由此我想到一个很现实也很迫切的问题,即学校应该补上应急教育这一课。

    每年9月8日是“世界急救日”,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这个日子,它对我们太陌生了。据2012年9月9日《京华时报》报道,截至当年,我国每年急救知识普及人群约1000多万,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普及率相差甚远。

    造成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投入不够,红十字会工作不力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教育欠缺这一课。

    作为生命教育的一个方面,应急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块短板。反观美国,他们非常重视对儿童与青少年应急技能培养,并以应急技能作为生活适应性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孩子摔倒或扭伤时的应对方法;进入中小学,学生根据《应急教育指导资料》等教材,开始接受正规的应急教育与训练;美国的中学生每周至少要上一节急救的课程,不能通过急救课的考试,将无法获得毕业文凭。

    李仪同学的举动警示我们,提高全民族的应急教育普及率十分迫切。在比较中找差距,我们要像发达国家那样,将应急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引起全民重视。兹事体大,耽误不得。王学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