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高考背景下加强生涯教育迫在眉睫

    自1956年建校以来,宁波市五乡中学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专家、学者以及各行业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开展的全息生涯发展指导实践,更是为人才培养提供内驱力,这里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未来深入思考,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详见本报今日A06版)

    有调查显示,高达4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表示遗憾,近65%大学生毕业后跨专业选择职业,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填报志愿时对大学院校和专业知之甚少,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

    这一现状,与新高考政策形势相背离。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新政旨在改变原来的一考定终身制,引入多元录取机制,把单一评价方式扩展为综合评价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

    通俗点说,新高考背景下,此前单凭分数高低(包括某门功课考分高低)选择高考志愿行不通了,而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后再来确定志愿。

    而这正是五乡中学在做的。该校的生涯教育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它非常系统,从高中三年,到毕业十年,学校都有完整的生涯指导规划;二是有一个高校教授领衔指导的专业敬业的教师队伍,并且取得了丰硕的专业成果;三是通过高中三年循序渐进的活动策划,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形成自我的一个综合评价。譬如在高一军训结束的那一刻,就会布置高中生涯的第一项作业——学科调研,通过调研,让同学们对学科-专业-大学-职业的相关性,有个初步了解。此后,又相继开启“以梦为马”专业访谈,到了暑期,则开展“模拟长大”职业体验,还有“生涯发现之旅”的游学活动、与班团建设相结合的“青春Young团建”、与成人礼相结合的“成人仪式”,最后是缔结“十年之约”,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我,形成综合评价,提前完成生涯规划。

    最大的浪费是人才浪费。为避免人才浪费,各地学校应该像五乡中学那样高度重视生涯教育,将其当做高考新政下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去履行。

    王学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