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文明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立唠嗑团,用宁波话为独居老人送关怀

宁波“小电长”上央视
她做的事暖了很多人

视频截图

黄欣怡给张国令爷爷打电话。

受访者供图

    6月10日晚,12岁宁波小姑娘黄欣怡上了央视少儿频道,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小电长”。

    “奶奶,你最近身体怎么样?”“都挺好的,放心吧!”每隔两天,黄欣怡都会用地道的宁波话问候老人。声音稚嫩,却充满暖意。在宁波,这样的“小电长”有1600多名,该公益项目在首南街道孵化,覆盖全鄞州。孩子们用电话线牵起那头的独居老人,用声音传递关怀。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张程豪 丁浦金

    结对五个独居老人

    每天守着电话陪老人唠嗑

    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宁波“银巢养老”志愿组织发起防疫“小电长”线上公益活动,通过电话为鄞州4300多名独居老人提供线上家庭医生、在线心理咨询、疫情信息传达等志愿服务。在首南街道,他们依托街道智慧养老平台,对接多个社区的老年群体,为他们提供“云陪伴”。

    来自姜山实验小学的黄欣怡今年12岁,是个暖心的孩子。今年防疫期间,她看到学校发出的招募消息,当天就报名。打那以后,每天打一两个小时的电话成了她的生活日常。

    自从参加这项志愿活动,她结对了五个独居老人,天天守着一部手机。“每次我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最近有没有出门,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一开始,他们说得不多,慢慢熟悉了,他们就愿意和我聊天,有时候一个电话一聊就是半小时。”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黄欣怡收获很多。她不光认识一群可爱的爷爷奶奶,而且让公益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其实做好事并不难,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做好。”

    听说自己上了央视,黄欣怡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像我这样的小电长很多,没什么特别的。”

    采访中,母亲透露,孩子平日里就很热心,是学校“光合小将”志愿小分队的一员,经常在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暑假里,她经常挨家挨户去发垃圾分类的宣传单,指导大家正确分类,楼道里的很多老人都认识她。”

    宁波有1600多位“小电长”

    这项“云陪伴”还在继续

    现在,生活已经恢复平静,但黄欣怡和这些独居老人的联系并没有断,打电话问候早就成了她的一种习惯。

    出现在央视镜头里的,就是黄欣怡和结对老人张国令的日常通话。 张国令是姜山镇的在册困难独居老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疫情稍微缓和后,黄欣怡用零花钱买好口罩和牛奶,去老人家里探望。

    “张爷爷,你放心,我会常常来看你的!”她懂事的模样,让老人有些鼻酸。

    在鄞州,“小电长”有1600多个,像黄欣怡这样的就有300多位,其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只有7岁。防疫期间,这支志愿团队特别设计出一套《老年防疫攻略》,包含多套防疫音频和海报,向老年人传播疫情防控技能。其中,《老年防疫disco》率先在首南街道各社区宣传屏上滚动播放,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很快就在鄞州区推广。

    记者打听到,目前这项志愿服务还在继续,今后该团队将打造一个专属于老年人的“114”平台,长期为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提供“云陪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