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听见校园文明力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2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起初觉得“模拟长征”很辛苦很累 六年后明白了“毅力坚韧”的可贵

这所学校里 人人都是“红军小战士”

红色文化教育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通讯员供图

    “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每年开展‘模拟长征’‘红色研学’,觉得很辛苦很累,但六年过后,回看收获到的一切,理解了毅力、决心、坚韧的可贵。”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在给母校的毕业赠言写下这段话。

    他们感恩于这所坐落在四明山革命老区的“红军小学”,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传播正身、正心、正行、正言的文明风尚。可以说,“红色基因”已经烙印在孩子的心中,时代在变但传承精神不变,争做新时代的“红色传人”。□记者 樊莹 林涵茜

    体验式的红色文化教育 人人都是“红军小战士”

    “红色的战歌由我们传唱,长征的精神由我们传承。红军小学,红色希望,我们要让祖国更加强盛、强盛……”升旗仪式上,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操场上传来激昂的歌声,700余名学生穿着灰蓝色的红军衣帽,佩戴红五星和红领章,面向国旗高唱《红军小学之歌》。

    这一刻,人人都是“红军小战士”。艳阳下,孩子们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稚嫩的面庞上挂着坚韧。

    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地处浙江四明山革命老区,创办于1906年,原名“正蒙学堂”。2011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增挂“中国工农红军浙江四明山革命英烈红军小学”校牌,成为浙江省第一所红军小学。

    “红军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再泄气,只要想到红军当年跋山涉水的艰辛,这都不算什么。”604班的何铭慧每年最期待的活动,莫过于“模拟长征”。这一天,全校总动员,学生们穿着红军服,徒步行军5公里到10公里。路上,“小红军”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声,参观梁弄红色遗址,重走革命路。

    “全程走完要大半天时间,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革命前辈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后做一名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何铭慧说。

    站定敬礼问好、排队不抢不吵……

    遵守规则就是最好的文明

    “每一年,学校除落实国家课程以外,积极开展小红军系列的合唱队、舞蹈队、篮球队活动,同时组织草鞋编织,公祭、红色电台等红色教育活动。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孩子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人生观。”校长王建波说。

    他带着记者在校园四处转了转。很多农村孩子从小受环境的影响,行为举止比较随意,性格也比较腼腆。但在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文明风尚蔚然成风,孩子无论在教室还是走廊碰到老师都会站定敬礼问好,同学之间打招呼也是礼貌用语,食堂吃饭就餐依次排队不抢不吵。

    去年,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扔垃圾必须严格分类,师生组成的垃圾分类监督员每天执勤。起初,学生们还有些不习惯,课桌上的纸屑空瓶、食堂里的剩菜剩饭常常混在一起,但通过知识普及、建立班规,开展文明之星评比等,孩子们懂得文明素养就在身边,做好自己、遵守规则就是最好的文明,如今校园环境一直保持整洁干净。

    身、心、言、行构成了一个孩子成长的范畴,文明之花已经慢慢在这所“红军小学”全面盛开,让全校师生为之自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