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高校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燃“红色引擎” 推动校地融合发展

宁大科技学院党委与慈溪市委建立党建引领合作

启动仪式现场 通讯员供图

    6月30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与慈溪市委启动“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99周年,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开展党建共建结对,深化党建、人才、科研、信息、技术等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共享优质资源、共育优秀人才、共建区域文化、共促区域发展,为慈溪市与宁大科技学院携手高质量发展安装上强大的红色引擎。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宋超

    启动仪式现场,宁大科技学院党委与慈溪市委组织部签订校地党建共建战略协议,与慈溪市委宣传部签订共建“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宁大科院8个二级学院书记与浒山、宗汉、坎墩、龙山、掌起、观海卫、桥头、横河、周巷等9个镇(街道)书记签订党建结对协议。9个教师党支部与慈溪市兴科化纤有限公司等10家慈溪市星级企业分别签订党建结对协议。同时,宁大科院选派17名教师到慈溪市总商会、镇(街道)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兼职,宁波奇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嘉耀等9名企业专家受聘为宁大科院兼职教授,校地校企之间进行人才双向互派共享。

    “此次签约合作既为宁大科院在党建交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上打开‘窗口’,更为慈溪发展赋予更多携手共赢的机遇。”慈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培剑说,用好党建纽带,将使学院的人才资源、科研成果与慈溪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宁大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邓建平从学院发展角度提出开展校地党建共建的意义、内容和路径,他强调“校地党建共建的意义体现在‘三个需要’,即全面融入慈溪、实现转型发展的需要,锻炼师资队伍、提升服务能力的需要,创新党建工作、推进文化建设的需要;校地党建共建的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协同创新、校地人才资源共享、党建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校地党建共建的路径体现在‘三个主动’,即主动融入、建立长效机制,主动谋划、周密安排部署,主动服务、抓好任务落实。”

    据了解,宁大科院自2016年起选派干部教师赴慈溪市相关单位挂职,加强校地交流合作。目前,学院与慈溪市已建立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慈溪市志愿者学院、统一战线服务基地、在外专家(乡贤)联络服务基地等校地共建项目,以及公牛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新海学院等一批重大校企合作项目。

    “宁大科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学院将以此次党建共建启动仪式为契机,着力推进党建引领下的校地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宁大科院院长陈君静表示,前期的校地校企合作已经对学院自身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服务慈溪、融入慈溪产生积极影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