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不得帮子女帮他人代笔”

这个招呼打得好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此外,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7月21日北青网)

    时下又到了暑假,事关中学生的竞赛也多了起来,不少主办单位蠢蠢欲动。教育部这个时候发出关于“竞赛活动”的通知,还是很及时的,同时,这个招呼也打得好。要求教师不得帮助子女、他人子女等写论文或者代为创作等,这些规定无疑给教师打了“预防针”。

    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不乏帮助子女或者他人子女竞赛造假、代劳写作等现象,这些弄虚作假的伎俩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也挫伤了不少学生积极性,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之所以出现老师“代劳”现象,关键还是利益、名利的问题。因此,这次教育部就明确了 ,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也就是说,没有了这个“加分项”,也就没有了利益的驱动,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利益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教育部的《通知》明确了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但有些家庭的孩子将来是要朝艺术类道路上发展的,尽管没有了升学加分的优待,但毕竟拿个这个证,那个书的要比没有强多了。所以,不与升学挂钩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还需要防止有些老师为自己的孩子、或者他人的孩子代劳,这个也有可能会发生,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打上制度的“补丁”。

    这次,教育部门向老师打个“招呼”,就是让大家有敬畏之心,懂得什么界限不可逾越,什么底线不可突破。大家一起维护教育尊严,严守教育公平底线。刘宝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