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高盼参加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湖北省举行的选拔赛。她说,木艺是自己的爱好跟兴趣,木工现在更多的可以说是她的一个职业了。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祝福“木匠女孩”高盼:遵从爱好,未来可期! (8月16日央视网) 伴随着社会变迁,一些职业的性别壁垒逐渐被打破。不论是男护士,还是男幼师,抑或女木匠,新鲜血液的注入,给不少行业带来了新变化。木匠应该只有好木匠和不好的木匠之分,不必分成“女木匠”或者“男木匠”。 纵观社会,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注定要被多维度评价。所以,有的父母宁可子女将来找一个看上去体面、光鲜,实际上既没有“钱途”也没有“前途”的工作,也不愿意子女找一个看上去不够“高大上”实际上却“未来可期”的工作。不盲从世俗观念,听从自己内心声音,面对批评质疑能够笃定前行,在浮躁喧嚣的时代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沉稳,努力将木工活做到最好、追求极致与卓越,高盼的身上,有成为“大国工匠”的文化基因。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学习木工技艺采取传统师徒制跟着师傅学就可以了,何必上大学?与一般木匠相比,在高职院校学习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盼,或许会有更出众的生活品位、文化格调和审美情趣,能够让自己制作的作品别具一格,更加契合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也要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公众也应该重塑与更新观念——职业技术教育同样可以“人生出彩”,高职毕业生同样可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热爱木工制作的高盼也好,在家里做高铁隧道模型的张亚东也罢,年轻人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有匠心和工匠精神,不论做什么,都有机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杨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