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各自所在高校的专业管理工作;但连日来,他们却成为孜孜好学的“学生”,酷暑中“充电”学习。 8月21日至23日,在甬高校首期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市举行,120名来自我市各高校的专业负责人济济一堂,聆听了来自全国的相关专家研究心得,并展开“脑力风暴”热烈研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李臻 通讯员 钱科娜 市教育局为合格学员颁发证书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据介绍,近年来在甬高校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各高校专业规模快速发展,目前在甬高校专业点个数共有554个,全日制在校生15.61万人,有效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合理布局文理工农医等专业结构,出现一批重点专业、品牌专业,有力支撑我市产业升级转型。 此外,各高校建设一批新型领域专业,专业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据高校上报数据统计,宁波高校2019届毕业生留甬率超过46%(本地生源率为20%),这些毕业生为宁波社会经济事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如何提高高校专业建设水平?这是当前在甬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此,市教育局举办首期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将开展集中学习、考察学习、学术沙龙等环节,对于圆满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的学员,市教育局还将颁发相应证书。 围绕7个主题分组讨论 8月21日至23日是集中学习环节,学习分本科组和高职组两个分会场,来自全国的专家同步进行授课。 听完专家组成员的主旨演讲后,参加培训的老师分主题热烈探讨我市高校专业建设问题,并进行心得汇报。120名来自在甬高校专业负责人按照本科和高职,分成7个小组,围绕各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进行分组汇报。 本科组讨论的主题分别是如何凝练专业特色优势、专业认证下的课程建设、如何做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 其中,宁波大学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负责人就关于如何凝练专业特色优势展开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专业特色凝练的重要性与基础性不变,但专业内涵形成的方式一直在变化。在专业特色优势凝练上,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需求的相呼应,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放眼长运,围绕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服务地方,服务区域发展,推进专业特色优势凝练。 而高职组则分成四组,分别就专业负责人如何发挥掌舵把航、示范引领作用、如何做好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如何深化“互联网+”教学、如何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展开讨论。 “专业负责人要能吃苦,肯吃亏,综合能力素质一定更要强,行业产业资源要有,大家也希望给专业负责人赋权,从繁杂事务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更高层面深入思考学科专业推进、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问题。”高职2组汇报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鞠兰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在甬高校首期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阶段的学习告一段落,9月—10月还将进行考察学习等其他环节的学习。在甬专业负责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为各高校下一阶段的专业建设提供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