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全国多地在学校和城市建筑的地标上为教师“亮灯”,通过LED屏幕等滚动显示“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等字幕,传递温暖,鼓舞人心。 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至今,36年时光匆匆闪过,正是那些由梦想和花环、期待与美好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个教师节激发了成就感、责任感,使得更多人把瞩目和希望投射到教师的脸庞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专项计划的实施,夯实了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的基石。 这些来自政府的温暖,这些来自社会的真情,这些来自家庭的瞩目,就是在为教师“点亮灯火”。固然,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毕业10年殴打教师的;开着宝马侮辱教师的;认为教育行业也不再是一片净土的。但是,这都是教育浓墨重彩画图里的小小浪花,点滴灰色。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照亮教育的灯火,照亮学校的灯火,照亮教师的灯火,始终都是“新时代的主色调”。 社会为教师“点亮灯火”,教师为社会“拨亮心灯”。为了贫困孩子的“一个人坚守的学校”;不要工资,到西部支教的青年;打着点滴,忍痛站在讲台上传播知识的好教师;患了癌症,也要“与孩子在一起”的师德光华……这些教师群像,照亮了教育,照亮了社会,照亮了伟大的时代,教师用燃烧自己的灯火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这份执着和赤子情怀深深打动了无数人,让我们感叹,让我们泪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就是要让教师这个职业更有荣誉感,更有幸福感,而这些将换来教师的更有责任感,更有担当感。每年教师节前夕,不少人都在探讨:要不要给教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物最好。其实,最好的礼物就是让教师这个职业的光环更加闪耀,让教师这个职业更有尊严。社会为教师“点亮灯火”,就是最好的礼物。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明天的样子”而努力。 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