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短板弱项,希望通过工资待遇的提升,提高社会地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为乡村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乡村教师创造一个更好的育人环境。 (9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激活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我们就能更好地补齐教育短板、激发教育活力。 哪里有书声琅琅,哪里就有信心与希望。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命运,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如果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就会影响乡村教育的整体质量,无法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打造一支愿意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制度温暖和人性关怀。 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农村教育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对乡村教师的政策供给也在不断加码。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到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从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到城乡有序流动激励青年教师成长……着力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痛点和难点,让广大乡村教师在生活上有获得感、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为乡村教师安心从教、铸魂育人注入了不竭动力,为大山里的孩子带去成长成才、改变命运的机会,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播撒种子、积淀力量。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政府部门把目光多投向乡村教师,把相关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满怀热情关心关爱乡村教师,共同守护乡村教师的信仰和从教情怀,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主动排忧解难,就能切实增强乡村教师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他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丁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