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高校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遗体捐献给学校 夫妻俩甘当“无语良师”

宁波这所高校第一课: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王德尚(中)的老照片

    “生命教育第一课,我更加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谢‘无语良师’王德尚老师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我将弘扬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传承‘仁爱、健康’校训,加强医德医风学习和医者仁心学习,争当人民健康护卫者。”10月15日,刚走进大学校门正在参加军训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4班钱嘉楠同学感动地说。

    10月15日是世界解剖日,当天,该校举行以“敬佑生命,感恩无语良师”为主题的2020级全体医学生生命教育第一课暨王德尚老师追思会。从医从教50载的王老师今年上半年去世,家属遵照遗愿把遗体捐献给该校,更可贵的是王老师的夫人2016年去世后同样把遗体捐献给该校。夫妇甘当“无语良师”,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平安

    从医从教50载

    王德尚老师1936年出生在浙江缙云一个叫上王的美丽村庄。

    1959年8月,王德尚毕业于浙江医学院;1959年9月,他在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担任病理教师,参与编写过《病理学及疾病概要》等教材,多次被评为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学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王老师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等教学委员会常委、华东病理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病理校际教研大组长等。王老师为民进会员,曾任民进宁波市委委员兼医卫支部主任委员;为政协宁波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

    王德尚老师退休以后仍坚持从医执教,先后在宁波10余家医院从事病理相关工作。他坚持医、教、研结合,在临床病理工作一线勤奋工作50载。2020年 3月,王老师因脑血管大面积破裂去世。

    夫妻俩双双捐赠遗体

    “以后万一我意外身亡,请将我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将我有用的器官捐献给有用的人,我的部分器官将活在世上,这是我生命的延续。”王德尚老师在遗书中写道。

    王老师的夫人施福华女士和王老师同年出生,地点在和上王相距一公里叫雅湖的村庄。施福华女士是一名医生。2016年,施福华女士因患肺炎呼吸衰竭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该校。

    “敬佑生命之重、感受生命之美、领略生命之意义。”该校郭春燕副校长希望该校全体医学生永远铭记“无语良师”崇高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据悉,该校每年新生始业教育都有生命教育内容,旨在教育学生:“人体标本是遗体捐献者们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敬重‘无语良师’,志做医学精英。”

    老师学生如是说

    宁波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俞文英主任医师既是王德尚老师的同事又是他的学生,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学校,王老师是从事病理教学的老师;在医院,王老师是病理诊断医生。王老师既从事外科病理,又进行尸体解剖,还解决医疗纠纷及法医问题,王老师是宁波病理界的骄傲!”

    该校周立峰教授说:“王老师不仅发放计算机图文报告、做教学片,还开设各种讲习班、带领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长年的工作使王老师积劳成疾,他患过小中风、重症胰腺炎,但生活乐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我们永远铭记你们的教诲,并沿着你们的足迹继续前行。”王老师的女儿王菁女士回忆起父母的往事热泪盈眶:父亲勤奋刻苦,不讲究吃穿,只关心读书工作。母亲富有爱心,为贫困山区和孤儿院孩子们打毛衣、捐款捐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