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 加快四个区块学校建设 近日,鄞州区教育局召开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报表彰全区各学校优秀成果,并全面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的全区教育工作,部署“十四五”的奋斗目标和2021年的工作思路。 会上强调,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教育系统要谋好篇,全力打造教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重点做好10项工作。今年鄞州将以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钱湖高科新城、滨海蓝湾新城等区块为重点,加快学校(幼儿园)建设。此外,有以下民众较为关心的重点工作: 将出台区域层面的示范家长学院评选标准,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家长学院”示范点。再创一批省中小学数字家校,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品牌; 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完善大数据思维下的党建管理体系,推动“鄞教党建一点通”建设; 加强与卫健系统的合作平台建设,借助专业医疗资源配强学校卫生力量,在初中学校探索卫生副校长聘任制; 初中教育要制定第二轮强校计划,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优质初中,帮扶提升近郊中等初中,重点倾斜发展农村边远初中; 探索成片中小学建设纳入房地产开发配套机制。完善基础教育建设专项规划,以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钱湖高科新城、滨海蓝湾新城等区块为重点,加快学校(幼儿园)建设; 出台《“生命、生活、生存”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打造一批未来教室、云教室、空中课堂,优化一批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课改特色项目; 再建5条最美上学路,深化“智安校园”建设,健全智慧校园智能预警平台,进一步规范一键式紧急报警、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系统建设。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奉化区 突出“主线”实现“提升” 近日,奉化区教育局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校长会议。会议全面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奉化教育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五年奉化教育发展征程,并对“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做了部署。 2021年,奉化区教育局将突出“两条主线”,实现“三大提升”。其中,两条主线是突出“追赶跨越”、突出“建设良好教育生态”这两条主线,“三大提升”分别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再有新提升、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再有新提升、实现群众教育获得感再有新提升。 围绕“追赶跨越”这一主线,奉化区将加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对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问题指标加强整改,力争新一年奉化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80%以上,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梯队;新开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1350个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4%左右,二级以上优质园招生覆盖率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投入1000万元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围绕 “建设良好教育生态”这一主线,奉化区将通过出台全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落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及探索“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学生全过程评价等,进一步牢固正确政绩观、树立科学教育观、强化良好师德观。 此外,今年奉化区继续推进义务段“双强工程”,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继续实施普高“攻坚计划”,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提升职成教育服务能力,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撤销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早教保育、跨境电商专业等,深化产教融合。 同时,奉化还将加快解决城区小学学位资源不足问题,全力满足社保缴满1年以上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宋明 乌雯雯 慈溪市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日,慈溪市教育局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1年的教育工作。 慈溪市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大力推进城区义务段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作。积极建设明月湖和新潮塘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于今年秋季投用。完成2020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慈溪市金池老年大学改建项目。 启动新城河区块九年一贯制学校、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西校区扩建工程、白云小学迁建工程、行知职校(浙工商慈溪学院)扩建工程等教育项目,筹划慈溪市实验幼儿园迁建工程、新潮塘区块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特殊学校、白沙学校迁建工程等项目。 为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慈溪将逐步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出台学前教育第四轮发展计划,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等级幼儿园比例和招生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优质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65%以上。 另外,督促各地各园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低小幼儿园整治专项行动,将办园规模5班及以下的幼儿园列为“低小”幼儿园整改提升对象。同时,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慈溪计划于2021年开展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评选工作,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落细、落小、落实德育要求。提炼“一校一品”的育人工作经验,做到校校都有德育品牌、班班都有德育故事、人人都有理想信念。 2021年,慈溪将重点培育劳动教育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推广示范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经验,精心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争取实现“校校有品牌,人人爱劳动”的目标。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记者 林涵茜 通讯员 张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