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十四五”期间,浙江中考招生制度面临深化改革。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征求《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告。 在征求意见稿的第十二大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原文如下—— 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完善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科学选才的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推进智慧考试工作。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突出关键能力考查,构建引导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选拔制度。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分类型、可选择的初升高考试招生制度,优质高中70%以上的招生名额要按学生比例分配到初中。逐步实现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坚持深化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建立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与积分入学制。继续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 这关系到我省未来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目前,全省的中考试卷由十一个地市自主命题。中考分配制度上,以杭州为例,2021年优质普高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从2021年起由50%提高到不低于60%(六城区2021年为60%)。 宁波方面:2021年,将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不低于招生总额的60%,其中,75%以上的定向分配名额应按照各初中中考符合条件报名人数基本均衡分配,其余名额可根据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及发展性评价结果等统筹分配。宁波市教育局要求,定向分配招生方案和计划应及时向社会公开。 如果文件内容落地,将使我省中考招生制度发生较大变化。 国务院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第17条,已明确提到要求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浙江正在落实国务院文件,也将稳步推进中考全省统一命题,但需要一步步统筹,落地没有这么快。 定向分配与原来保送生的区别 关于定向分配与原来保送生的区别,不少家长依然不太清楚。为此,我们再次为大家梳理一下。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从2020年起实施优质示范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取消原保送生招生政策。 定向分配招生与原有保送生招生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目标不同 原有保送生招生具有选优性质,组织保送生测试,定向分配招生要引导初中均衡发展,无专项考试。 二、报名资格不同 原有保送生招生报名须浙江省内户籍且符合特定要求,定向分配招生报名符合普高报名条件及特定要求即可。 三、报名方式不同 原有保送生由初中学校按照计划推荐,定向分配招生无推荐环节,考生自主报名。 四、录取办法不同 原保送生招生中,考生在参加保送生专门测试后,成绩合格即可录取,不再参加中考。定向分配招生要在考生中考后,自主填报志愿,依据中考成绩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