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禁中小学招生与竞赛挂钩 要高举“惩罚之剑”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利益链,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4月2日《北京青年报》)

    2018年,教育部出台《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管理办法》,从2019年开始审核并面向社会公布竞赛名单,严格控制竞赛项目数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全面取消,更重要的是,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然而,规定得很清楚,可“竞赛项目”似乎并没有消停,正规的竞赛没有了,“野鸡”项目也玩得很是红火。

    近日有家长反映,孩子参加了“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多个“渠道商”承诺,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北京市赛区一、二等奖,帮助“小升初”加分。2019年12月法院作出判决,教育部不予审核通过,但现在这项大赛仍在堂而皇之举办,甚至愈演愈烈,近来又推出包括编程、英语在内更多以“叶圣陶”命名的赛事。

    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一些家长可能很清楚其中猫腻,但仍然将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逼着孩子去拿各种类型的证书,因为信奉孩子的获奖证书越多,越能够获得优质学校的“青睐”;另一方面,一些学校虽然规定不需要学生提供参与竞赛的证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也需要家长提供孩子的获奖证书。所以,严禁中小学招生与任何竞赛挂钩,关键要落到实处,在高调、反复宣传之后,要高举“惩罚之剑”,让违规者受到惩罚,才有望被严格执行,家长和孩子也不会再受累。

    王军荣(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