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以生为本”的 实验课

    4月8日早晨,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校区操场上,随着战鼓擂起,现场版“马德堡半球实验”正式拉开序幕。在科学老师张鸣杰的主持下,40名同学首先登场,他们双脚蹬地,身体向后倾,铆足了劲向两边拉,与大气压进行了一场力气比拼之战。

    (本报今日A16版)

    众所周知,“马德堡半球实验”是1654年时,马德堡市长为了验证托里拆利关于大气压强的理论而进行的一项实验。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这个关于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往往只停留于“书本知识”里,而没有真正走进“现场还原”中,这无疑是一种遗憾。16匹马才能拉开的半球,到底需要多少人才能分开?学校为此特地制作一对直径37厘米的复刻版“马德堡半球”,在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进行了一次“还原实验”。对学生们来说,现场试验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一次全新体验,培养了实践能力,更让学生们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之处。 前不久,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学生用“猪”来重现“曹冲称象”实验也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无论是现场版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还是用“猪”来重现“曹冲称象”实验,其不仅仅是一次有趣的教学实验活动,更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现场版的“还原实验”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热爱科学”的实践之门,对于学生而言,这显然是最大的收获。

    反观当下很多学校,包括父母,不是整天把孩子“关”在教室或家里看书,就是让孩子整天“泡”在题海中,这样的孩子哪有“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哪有“热爱科学”的可能?可以说,如今的孩子缺乏“科学探究”和“热爱科学”,错不在孩子,错在教育。

    我们的教育,需要更多这样的现场版“马德堡半球实验”场景。但愿各地有更多的学校能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多些“学生视角”,多些“教育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类似的现场版“马德堡半球实验”当中来,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一个个“还原实验”中学会探究,热爱科学。

    廖卫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