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名小男孩拿着本子坐在八达岭长城上写作文的视频引发了热议。有人为小男孩能够在旅游过程中静下心来观察周围景色、及时留下观感点赞;也有人认为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出来玩同样不要三心二意。 (5月3日《北京晚报》) 小男孩坐长城写作文到底该还是不该?其实,本没有“标准答案”。就像有人问你下雨是好,还是不好?没有标准答案,在干旱地区是好事,在已连续下了很长时间雨的地区就不是好事。因时因地因不同情况而异。同理,小男孩坐长城写作文到底该还是不该,这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所处的环境等,因人因时因地而言,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据报道,小男孩称,作文是妈妈留的作业,在攀爬长城时他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突然有了灵感,于是便坐下来写作文。小男孩的作文字迹干净、整洁,文字读起来也流畅优美。于是有网友就下了定论,该这样做。反之,认为边玩边写作业,做事三心二意得不偿失,不该这样做。 暂且撇开写作文最好不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避免影响通行这一点。就说,边玩边写这一点,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的小孩行,有的小孩不行,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来论,网友们大可不必用一个“标准答案”限制了孩子。 世界上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活法。每个生命都是一部独特的书。成年人,特别是当父母和老师的,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要求孩子按一个模式生活。童年的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大人的责任是灭虫、除草、松土、浇水,给其一个符合其自身发的“宽松”环境。至于剪枝,那是树苗长成小树以后的事,若还是树苗阶段,就应该顺其自然为好。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或许需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能够一概而论。条条大路通向未来,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避免用大人的思维去教育孩子。做一个安静的吃瓜群众,也是一种修养。周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