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二孩母亲) “入园难”“孩子入园焦虑”……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年轻父母,作为一个家长,我甚至提前脑补过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场景。 2015年夏,我家大宝上了小区门口一家六星级公办幼儿园。 开学后,传说中的“分离焦虑”并没有真正上演。因为孩子很适应,幼儿园里有三个老师陪他们玩,而且幼儿园课程非常有趣又丰富。比如,有习惯课程,从叠衣服到穿鞋子。有植物课程,小朋友在初春播下一颗黄瓜种子,每天由孩子们自己负责浇水照顾,初夏时摘下来分享。几乎每个月,幼儿园都有一次大活动,孩子们特别期待。 2018年,我搬家了,二宝转入鄞州郊区一家幼儿园就读。“一开始也有过担心,怕两家幼儿园之间会有落差,孩子会不会不适应。” 转园后,发现变化并不大。郊区幼儿园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也非常好。教室更加宽敞明亮,休息区没有一张叠床,孩子们可以睡得更好。老师也是一样的细心负责。更重要的是,课程体系也是和哥哥此前同期类似。孩子总是兴高采烈描述,今天我们用模拟的一寸虫来量桌子的长度了,把鸡蛋放在醋里会有奇妙的变化。而且,孩子们还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老师排了舞蹈节目,带领孩子重阳节去社区老人俱乐部表演。 本以为幼儿园会提前学习简单课本知识,结果发现完全不是;本以为幼儿园是纯玩的,也不是。教室外公布着本月和本星期的课程安排,让家长特别放心。某种程度上,比起中小学的教改,幼儿园的教改更素质教育、更前卫。我家大宝和二宝幼儿园三年,确实没有学认字学写字学计算,可是孩子度过了愉快的3年时光,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这在孩子去年入小学后,有了明显的感受。 刚工作时,常听同事说,接送孩子幼儿园是件大工程。因此,买婚房的时候我特地选了小区门口有配套幼儿园的。10多年后,幼儿园几乎成了宁波新小区的“标配”,幼儿园更美了,老师也优秀了。能感受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身边同事朋友的小孩有很大一部分都有了家门口可以步行到达的幼儿园,孩子们有了更好的睡眠。十年前,我曾担心的孩子入园难、入园焦虑等问题,现在都有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