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世了,有些人其实不懂时空!金庸去世了,有些人其实不看武侠!可是谁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要吃饭!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举国哀恸:“国士无双,先生千古”“袁爷爷,一路走好”“珍惜每一粒粮食,端好饭碗”……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 “种田人”袁隆平走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永远流传。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纷纷表示要继承袁老遗志,力争早日实现袁老的梦想。作为普通人,深切哀悼之余,不浪费粮食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调侃背后,却值得人引发深思——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每年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老曾说过,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正是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总体部署,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粮食安全再度受到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要珍惜碗里的粮食,就是对老人家最好的纪念,“光盘行动”就是对袁老最好的报答。 “一颗米里面住着七位神仙”,这个流传于中国民间的说法,将珍惜一粥一饭的重要性“拔高”到至高无上的境地。“神仙”之说或许不值一哂,但珍惜粮食的意识确实应该被赋予某种“神圣”的色彩。 “神农”已逝,德馨犹存!一稻济天下,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袁爷爷一路走好。 胡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