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市鄞州区曙光小学共同推出的“救在身边 校园守护”医务社工校园工作站入驻暨“博爱校医室”共建挂牌仪式举行。据悉,这是全省首个医务社工校园工作站暨“博爱校医室”共建项目。 仪式前,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浙江省红十字会培训师潘晓丹为同学们带来《急救知识大课堂》《六步洗手法》健康科普讲座。曙光小学政教处周颜老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医务社工岑利波和曙光小学5年级段班主任及100余位学生参加活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朱依琼 胡谷怀 医务社工开展社会工作干预 更好地帮助青少年 本次院校合作,将以“常态化+项目化”形式推进。常态化的措施如开设《生命课堂》、开通院校就诊绿色通道等;项目化则是指近视综合防控、口腔龋齿防治、脊柱侧弯综合防控、青少年营养保健专项(控制肥胖)、青春期性教育、救护员培训(教职员工)、应急救护自护及互助培训(学生)、心理健康项目等。 据介绍,“医务社工校园工作站”指医务社工对接学校政教处、校医、心理辅导老师,以学校需求为本,开展专业帮助。医务社工从身、心、社、灵四个维度评估现状,开展社会工作干预,链接社会服务资源,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对需要转介医院就诊的孩子,医务社工按需提供相应信息及医疗资源予以对接。同时,医务社工还会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特征,协助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堂,引入专业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开展健康宣教。 40多位培训师 对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培训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目前有40多位持证培训师,具有丰富的救护员和校园应急救护培训经验,可与校医及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培训和支持。 曙光小学校长何灿军表示,早在2018年,曙光小学就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和眼科开展防龋齿和近视防控合作项目。本次医务社工校园工作站以及“博爱校医室”正式挂牌,对曙光小学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卫生习惯等各方面注入更为专业的力量,能更好为同学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委员、眼科学科带头人杨路教授表示,本次合作改变了单一的科普方式,打造“宁大附院+曙光小学+红十字会+志愿组织+社区+家庭系统”联动的六位一体服务模式。目前,宁大附院积极落实“健康宁波行动”和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贯落脚到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