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级教师称号被“摘” 的震慑意义

    近日,根据群众举报,经河北沙河市教育局专项调查组现场调查取证,发现第一中学在职教师郝某金、郝某红、赵某兴在一处民房内组织、参与有偿补课;第十中学在职教师宗某民在自家开办补习班。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教育局对4人做出了程度不等的处分。其中,郝某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调离一中,并取消其河北省“特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

    (8月8日澎湃新闻)

    处分够严厉的,4人不仅受到警告处分,退还全部违规所得,而且还要扣除四人2021年50%奖励性绩效工资,2021年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两年内不得参与岗位晋级、评优评先,暂缓教师资格注册。这还不够,对郝某金更是作出了取消“特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的处理决定。

    此刻,4人应该连肠子都悔青了。尤其是对于郝某金来说,前半生躬耕讲坛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特级教师”这一金字招牌,而今被摘除了,从此以后头顶“特级教师”的光环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的待遇没有了,这还不算失去了诸多“特级教师”头衔带来的有形无形的利益。更可悲的是,原本作为“特级教师”的郝某金在校内校外处处可以“为师师表”(做教师的模范),而今竟然沦落为有违师德的反面典型,这样的人生转型真是太富戏剧性了。

    可这又能怪谁呢?前不久,中央刚刚下发了“双减”政策,紧接着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针对有偿补课采取雷霆手段,严厉整治,难道这4位老师不知情?肯定不会,否则他们也不会选择在民房和自家开办补习班了。

    你说他们有侥幸心吗?有。他们以为从“地上”转入“地下”,就太平无事了。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4人此番被查,根本原因是头上的光环害了他们。除了郝某金是“特级教师”外,另外三人都是“模范教师”“师德标兵”,总之,都是名师。他们仗着自己是名师,不怕查,即便查到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据我观察,大凡在开办课外培训班、参与组织有偿补课的大多是当地名师,即便牵头办班的不是名师,其招募的也一定是骨干教师,否则就没有号召力,就吸引不到生源。而且收费标准往往是根据团队的实力、师资力量来定,相应的培训班支付给教师的薪金也根据其名气大小来定。你想想,如郝某金这样的“特级教师”一旦涉足教培行业,该有多么吃香!对其本人而言,多有诱惑力!

    问题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一部分“特级教师”“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名优教师,初心就是希望这部分教师安心在校从教,立足课堂,情系学生,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上,为其他教师树立忠于职守的师德榜样。可这4位名师,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但忘了初心,辜负了校方和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期望,居然利用名师效应参与有偿补课,大发其财。

    名师参与有偿补课抑或办培训班,犹如风助火势,大大地助长了有偿补课和办课外培训班的风气,致使教育生态严重失衡;此消彼长,名师们不安心在校内教书育人,纷纷跑到校外挣钱去了,这样,固然带火了教培行业,可损失的恰恰是学校的教育事业,——优质师资外流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怎能保证校内的师资力量,又怎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所以说,此次沙河市教育局不因为查到的4位违规者是名师就网开一面或者手下留情,而是对照相关规定,予以严处,彰显了切实推动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的决心意志,起到了应有的震慑意义,值得称道。同时,也给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治理行动提供了一个思路:名师办班、名师参与有偿补课影响大,性质恶劣,应与严查、严处。王学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