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北京一名16岁高一学生参加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沙漠探险活动时不幸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目前,该事件警方正在调查,中探协相关业务部门也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并已对协会所有项目开展安全检查。 (8月11日《北京青年报》) 这是一场野外探险悲剧事件,但并非单纯的意外事故,而是掺杂了人为因素,实则是主办方不专业、一心谋利所致。主办方是中国探险协会,本该具有专业素养,可是从各方报道的情况看,主办方明显违背了专业性原则,而是在赤裸裸地追逐商业利益,将沙漠探险当成了赚钱工具,以致酿出悲剧事故。 中国探险协会在学校的宣讲会中介绍沙漠徒步活动时,以“证书”“留学”做诱饵,诱惑学生们报名参加。据了解,多数学生参加就是为出国留学加分,并不喜欢户外运动,可见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纯粹是想拿“证书”,却对自身健康和探险能力估计不足,这就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参加活动前,主办方并没有要求学生们体检,也没有在北京集中进行培训。虽然给学生们发了装备,包括睡袋、帐篷等,但并未教授野外生存技能。如此漫不经心的操作,丝毫没有风险意识,出事时的应变也不灵活,暴露出主办方的不专业、不细心、不负责,而是一门心思压缩成本,赚取更高的利润。 野外探险是一项高门槛的专业活动,将有风险的探险变成出国留学加分项的“卖证”,贻害不浅。白银马拉松惨剧在前,可谓殷鉴不远,此次16岁少年探险遇难,再一次敲起了警钟。 江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