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电子产品抢走 “双减”为孩子们争取到的时间

    “孩子刚上一年级,最近总爱眨眼、揉眼睛,以为得了过敏性结膜炎,治疗总不见好,就趁放假休息赶紧带来检查,想不到竟然是抽动症!”10月7日是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排起了长龙,其中不少跟小星(化名)一样的抽动症患儿趁着节假日前来就诊。

    (10月10日《扬子晚报》)

    抽动症多发于低龄儿童,看似小毛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观其时间,儿童抽动症往往在寒暑假、各种节假日集中爆发。在医务工作者看来,儿童抽动症的发病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寒暑假和节假日孩子高频率、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

    而这,就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落实“双减”政策以后,孩子们课后作业量减少,也不用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科类培训,一到寒暑假或其他法定假期,就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这些因为国家“双减”政策而争取到的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支配,也就成了摆在中小学生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电子产品抢走国家“双减”政策为孩子们争取到的“额外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参加体育锻炼、户外活动,以及文体类的兴趣班,既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同时也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如果这些时间被全部或者说大量用在玩各种电子产品上,则不但会导致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与制定“双减”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

    很多人对国家“双减”政策的理解,还是过于狭隘,认为就是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学科培训的负担,从而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样的理解虽然没有错,但不够全面,“双减”的“减”是手段,“增”才是目的,要充分利用减少作业和培训的时间,来增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以及参加各种兴趣爱好活动的时间,这才是“双减”政策最终所要达成的目的。

    “双减”政策很好,但是要想“减”出成效,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离不开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引导和约束。

    苑广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