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职心理教师要“配好” 更要“用好”

    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这些都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10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小学每校至少配一名专职心理教师是个利好消息,让人欣喜。不过,专职心理教师要“配好”,更要“用好”,真正让学生受益。

    学校配齐专职心理教师,是一回事,但要用好,则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学校要让专职心理教师“动”起来,而不是将其“闲置”,将其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花瓶”。要给足资金,建好心理辅导室之类的“硬件”设施,要配好助手,如果学生来咨询的多了,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是“忙”不过来的,这需要帮手,帮手可以是经过培训的老师和学生;其次,要通过宣传,让学生明白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让学生去咨询去治疗,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需要不需要找专职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再次,要给学生制度化的“绿色通道”,找专职心理教师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学生真的觉得有心理问题,可以随时找专职心理教师解决;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需要得到全体老师的支持,这需要学校管理层要保证专职心理教师的地位,保障他们的权益,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改变老师的理念,能够意识到专职心理教师的重要性,意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配好”专职心理教师是可喜的第一步,但要“用好”,却任重而道远。王军荣(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