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甬凉两地学子一起朗诵。 记者 胡龙召 摄 |
10月9日上午,2021第七届浙江书展开幕式上,“甬·书循环”项目组向凉山州地区捐赠爱心书籍4万余册。目前,“甬·书循环”在全市已有300多个线下书循环点,成为宁波以及浙江全民阅读的一个品牌。 来自凉山州西昌阳光小学的三位学生与宁波市红领巾主持朗诵团的成员们,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宁波与凉山州的孩子们,以共读一本书的方式,架起了甬凉两地的文化桥梁、友谊桥梁。□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朱立奇 陈嫣然 “甬·书循环”的公益半径持续扩大 “甬·书循环”项目开始于2019年,是一个循环绿色、公益共享的阅读新平台,旨在引领阅读风尚、推进全民阅读、共建文化宁波。 2020年10月,宁波方面启动了甬·书循环“我为新疆送本书”专项活动,通过一个月的募集,“甬·书循环”项目组精心挑选18500册优质图书从宁波“出发”,“驶向”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 今年,甬·书循环公益项目将捐助半径扩大到四川凉山州,先后发起“爱不孤‘读’——书香‘甬’动凉山州”公益活动,举行“甬凉学子共读一本书”“爱的漂流瓶”等活动。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尤其是爱心市民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募集4万册图书和15万元捐款。 记者了解到,这些书籍和善款点对点捐赠至凉山地区指定学校。以文化助力凉山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精神共同富有。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主题为“爱不孤读”的宣传视频,视频回顾了此次甬凉互助书籍捐助公益活动,也向在场观众展示了“甬·书循环”的理念。 凉山州学生对大海向往已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浙江书展开幕式现场,来自四川凉山州西昌阳光学校的三位小学生与宁波本地学子一起,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朗诵艺术表演。偌大的会场内,这锵锵有力的诵读声,如催人奋进的鼓点,令现场观众沉醉其中。 三个凉山州孩子中,11岁的阿苏子尕年纪最大,他是五年级8班的班长,10岁的余梓琦、9岁的马海体一不仅是班干部,还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成员。 学子们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宁波,出发前,他们也做了许多“功课”。在马海体一眼里,宁波有江有海,一个叫老外滩的地方让他尤为向往。“我知道,宁波是全国文明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学校旁是邛海湖畔,宁波则有一个东钱湖。宁波还靠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都想去看看。”阿苏子尕一面说着,一面比划着他心中那广阔的大海。 3个孩子都是喜欢看书的阅读小达人,余梓琦说,她爱看当代作家杨红樱创作的少儿文学作品,还很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等求知类的书籍。马海体一则钟情于国学、历史类的图书,他时常“畅游”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挑选心仪的书籍。“我最喜欢看探索星空,解析宇宙奥秘的书,世界上是否有百慕大三角,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子的,我都想知道。”阿苏子尕还表示,未来他想做一名航天员,探索宇宙中那些神秘的未解之谜。 共读一本好书 搭起甬凉文化桥梁 在宁波晚报甬上App为主打造的数字阅读馆,3个孩子还偶遇了前来观展的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一行,并一起通过“阅读驿站·云听宁波”的有声书墙感受了全新的数字阅读体验。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余梓琦对着“云听”背诵了《梅花》,屏幕中就跳出了这首诗的全文和释义,而她声情并茂的演绎更获得了“云听”打出的高分,97.5分,朱部长和彭书记也为她鼓起了掌。 “这次能来到宁波,参加今年的浙江书展,看到了那么多好看的书,我觉得非常开心!”现场,阿苏子尕选了一本来自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写给孩子的宁波历史故事》,他说,想把这本书带回凉山,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宁波这座城的悠久与博大。 据陪同而来的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蕾老师介绍,这次来宁波的3个孩子,都就读于西昌阳光学校,这是一所建于2010年的年轻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邛海湖畔。 王蕾表示,这3个来到书展现场的孩子,是学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的。他们朝气蓬勃,勇敢自信,乐于展示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又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对阅读充满着热爱。“听说能来宁波了,孩子和家长们都很激动。”王蕾说道。 接下来,除了参加浙江书展开幕式,主办方将邀请孩子们参观天一阁感受宁波的深厚文化底蕴,去海边体验大自然的澎湃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