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互动” 不是“义务劳动”

    近日,网曝广西桂林一中学要求家长轮流到学校监督孩子们晚自习。爆料人称,没空的家长可以出钱请人,一晚100元,家委会安排人值班,报酬给志愿者。针对此事,当地秀峰区教育局回应称,该校参照市属学校的做法安排家长到校值班,但是不能强迫,将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让学校进行整改。

    (10月19日中新社)

    所谓“家校互动”,再次沦为家长“义务劳动”。学生上晚自习,家长被要求轮流值班。就算人不到,“钱”也要到。在此事中,校方发号施令,家委会鼓噪帮腔,默契合谋,一众家长被裹挟其中,毫无招架之力。就算有不同意见者,想必也是敢怒不敢言。无可奈何之下,选择网曝控诉维权,方才事有转圜。应该说,类似事件并非孤例,而是由来已久、普遍存在的“惯例”了。

    梳理过往个案,我们会发现,某些学校对于家长的“劳动力盘剥”堪称花样百出。有的让家长考场监考,有的让家长“走进课堂”,有的让家长们帮着准备活动物料、维护公众号……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此类案例中,学校自我授权、自我扩权,把校内的管理权演绎为某种对家长的支配权,其潜台词不言自明——孩子在我手上。

    学校对家长的差遣、使用,实则有个“得寸进尺”的轨迹,不断试探、不断加码,若没有遭遇强烈反抗,那么便习惯成自然了。久而久之,一套潜规则和默认秩序就此形成,明明是那么“不合理”却显得那么理所应当。悲哀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有些家委会沦为学校“代理人”,其失衡的立场,给普通家长造成了巨大压力。这样的家委会,只会加剧家校博弈的失衡局面,并最终激化矛盾。

    家校共建,概念和出发点都没错,但当规定要落实到执行上时,各种“弹性”就出现了。可以预见的是,在“课后延迟服务”加速落地的今天,家长这一块资源,必然会被很多学校盯上,如何用巧用好,还望各个学校慎之又慎,避免家长被逼“义务”。

    然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