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双减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外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怎么办?

余姚出台应急处置预案

余姚市博雅教育培训中心成为余姚市首家”营转非“机构。通讯员供图

    培训机构突然关门“跑路”,员工、学员维权困难重重,今后这样的事情有望得到有效防范。

    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全面、高效、及时地应急处置好校外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事件,近日余姚市出台校外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应急处置预案。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张心财 鲁世聪

    组成工作专班

    开展学科类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辅导、体育指导、科技培训等培训活动的机构,未经规范程序办理清算、注销等程序即停止服务的非正常停业均适用于本方案。

    根据部署,在余姚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余姚市各牵头部门会同教育、人社、市监、民政、信访、宣传(网信)、文广、金融、公安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各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依法做好各类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应急处置工作。

    对各类培训机构停业引起的应急事件,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作出相应处理。牵头部门落实首问责任制,对上门和来信来电的信访、投诉人员进行接待解释和信息登记,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提出意见。

    其中,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受理消费维权申请,对机构法人不履行合同进行依法查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受理机构员工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和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涉外部门(外专局、出入境)对涉及外籍员工工作许可、出入境证件的事项等依法处置。

    涉及失信的机构及责任人纳入黑名单

    今后,由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停业机构做好学员分流安置工作,鼓励支持同业公益互助行为。对学员权益受损情形,调解不成的,由相关部门引导走司法程序维权;申请破产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启动破产程序处理。对培训机构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由负责实施行政处罚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方案特别提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门依法调查处理:一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前期调查,发现停业前资金有被挪用、侵占、大额提现、卷款潜逃等嫌疑的;二是培训机构负责人潜逃并有犯罪嫌疑的;三是其他依法需要公安部门立案查处的。

    另外,住建部门加强对房屋业主的政策宣传教育,督促培训场所的业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房屋承租人(机构)实施的违法违规培训服务的处理工作。

    金融管理部门对其监管对象相关业务开展合规性调查,并依法处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及失信的机构及责任人,按照规范程序纳入黑名单并进行失信联合惩戒。

    ■相关新闻

    余姚发出首张“营转非”

    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

    近日,余姚市发出首张“营转非”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余姚市博雅教育培训中心成为余姚市首家”营转非“机构。

    余姚市教育局与余姚市民政局经过前期调研、政策宣传等途径,整理了培训机构转登记民办非企业操作指引,通过上门服务、线上指导填报等措施,实现转登“零次跑”。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登记“营转非”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需要与业务主管单位市教育局协同,摸清底数,做好预案,在名称、业务范围、开办资金、活动场所、举办者和拟任责任人等方面形成一致审查标准,做好前置审查和民政登记衔接。如统一以“余姚市××培训学校”作为预登记名称。

    根据前期排摸,余姚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24家,意向转登记100余家,截至10月20日,已有80余家完成民办非企业名称预核名,60家开始线上填报,20家完成民办非企业名称预登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