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双减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教育如何助力“双减”

外事学校嘉年华上 “艺共体”成员 开了个研讨会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正)10月25日,宁波外事学校第11届嘉年华在师生们的期盼中如约而来。相比往年,今年的嘉年华有些不一样。“艺共体”共创作品《吾辈》作为嘉年华第一支舞蹈开场,揭示了“艺共体”成立半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共赢共享的局面。而艺术教育研讨会的融入,让嘉年华在文艺演出、学生活动之外,有了更多关于“双减”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考和探讨。

    今年4月,由外事学校牵头发起,联合市舞协、市音协、市文化馆、市青少年宫以及全市31所中小学学校,共同成立了宁波市青少年艺术教育共同体,致力于在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区域校际艺术发展共建、本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提升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发展。

    成立半年之后,大家再一次坐在一起,研讨艺术教育如何助力“双减”。

    堇山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茅晓辉、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校长谢增焕、鄞州区宋诏桥小学副校长夏四海等均表示,“双减”给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随着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增加,学校对艺术类拓展课程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学校艺术教师有限,因此对“艺共体”的发展报以很大期待,希望“艺共体”在艺术教育资源整合、艺术教育方向引领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秦剑峰、江北洪塘实验学校音乐教师蒋逸萍等来自乡村学校的负责人和艺术教师,则表达了提升学校艺术教师水平的急切需求。

    “我觉得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未来‘双减’政策实施的水平,希望‘艺共体’能在教师培训、教学研讨、赛前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专业支持和保障。”蒋逸萍老师说。

    秦剑峰副校长还希望“艺共体”能搭建学校艺术展演的平台,给孩子们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更多表演的舞台,激发孩子们学习艺术的热情。

    据了解,“双减”政策下,宁波市教育局正联合其他部门筹建“体育”“美术”“艺术”“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统筹与调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在校学生学习自己想学、喜欢、擅长的课程,接受合适的教育。

    外事学校副校长陈健介绍,宁波市青少年艺术教育共同体将以市教育局统筹建设艺术教育指导中心为契机,充分调动、统筹和整合各类高水准、专业化、稀缺性的艺术资源进校园,解决学校课后服务力量薄弱、艺术教育资源不平衡、校外培训不规范等急难愁盼问题。

    接下来,“艺共体”拟计划建设五大功能中心,分别为:艺术专业师资发展中心、艺术课程标准研发中心、艺术素养成长研学中心、艺术教育展示与评估中心、艺术教育数字课程资源中心。通过中心建设,优先服务于艺术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着力将共同体打造成为宁波市青少年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孵化平台、宁波市艺术专业骨干教师的成长平台、各大青少年艺术赛事演出活动的策划承办实践基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