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仲庆翻看学生的签到情况及老师的备课内容。 |
10月28日下午2点,记者到达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校长罗仲庆刚上完八年级的劳动课回到办公室。这是一所乡村学校,也是慈溪市逍林镇里唯一一所初中,新慈溪人占一半以上。 “推门听课”“1天三巡”是常态 回到办公室,喝了口水,罗仲庆校长稍作整理,拿起了桌上的听课本,起身对记者说道:“我一会儿去九年级听课,一起去看看吧。” 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响起。罗仲庆边走边告诉记者:“如果下午没什么事处理,我就会选择推门随堂听课,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今天去听的是周老师数学试题讲解课。” 除了推门听课,他每天都会三巡学校进行管理。上午走一圈,看看每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下午有两节课后服务,每个老师都有一本拓展课程记录本,上面有课程内容、教案、学生花名册,罗仲庆选择性地翻一翻记录本,看看学生的签到情况及老师的备课内容。“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为九年级学生开设了晚自修,这第三巡便是晚自修巡课。 下午3点50分,课后服务的上课铃声准时响起。记者在跟随罗仲庆巡课中了解到,学校结合校园特色、地域优势开设了二十余门课程,包括田径、门球、气排球、合唱、漫画及箍桶、竹编、裁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门球、箍桶、竹编、裁缝这四门课程的课后服务,都由当地专家或非遗传人担任指导。当天,老裁缝岑杰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 “课后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也是新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邀请逍林本地传统手艺人来为学生上课,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和拓展。”罗仲庆如是说。 在校时间延长,学生安全是底线 “双减”政策出台,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如何保证孩子的营养是罗仲庆关注的问题。每天下午5点左右,他会先去食堂后厨,看看今天的伙食怎么样,自己在教师食堂匆匆吃了晚饭后,又去教学楼走了一圈。 因为学校占地面积只有36亩,食堂没有多余场地供学生就餐,学生都是领了盒饭后到教室里吃。“今天晚饭吃得饱吗?最近你们都喜欢吃什么?”罗仲庆向走廊上的同学细心询问。 回到办公室,罗仲庆拿过来一叠点名册介绍道:“这是晚自修的点名册,第一本是值班老师的,看看老师们的到岗情况,换班的老师都要登记。剩下一叠就是学生的,看看有没有学生请假。” “慢点跑,慢点跑!注意安全。”晚上8点20分,罗仲庆披上外套,和保安一起拉开学校大门,外面是来接孩子的家长。 安全是教育底线,罗仲庆表示,学校将努力处理好“增、减、提”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在课后服务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但也要切实保障学生安全。他要求晚自修结束后,学生最好有家长接送,并在钉钉定位签到。 10多分钟后,学生走得差不多了,学校慢慢安静下来,罗仲庆走在校园里,看看教室的灯和门窗有没有关好,学生是否都安全离开,站好最后一岗。 晚上9点,校长的车缓缓驶出校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