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双减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课堂要质量

奉化区居敬小学有个“挑刺”书记

奉化区居敬小学党支部书记林锡江。记者 张培坚 摄

    “双减”政策实施多月,“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已成为共识。

    怎样向课堂要质量?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记者最近采访奉化区居敬小学党支部书记林锡江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对“双减”的探索和思考。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宋明 乌雯雯

    大多数教师认可的高质量课堂 在他眼里“问题”不少

    11月3日7:20,奉化区居敬小学党支部书记林锡江来到办公室。

    学校规定,教师早上七点半到校,七点二十是他给自己定的“最迟到校时间”,晚上五点半放学,送走最后一个孩子,若工作忙,他的下班时间还要往后延长。

    这是“双减”后林锡江的工作时间,也是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日常”。

    7:40,简单盘点工作日程后,和往常一样,林锡江来到校门口,维持秩序,迎接学生进校。

    “双减”政策落地,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一个月,林锡江和学校教导处主任,以及教学副校长、各年级教学组长等都在调研,方法是蹲点听课、组织座谈。

    9:20,一年级101班第二节数学课,教的是对数字8和9的认识。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讲解形式丰富、课堂节奏紧凑、师生互动活泼……这节课在旁听记者眼里,看不出毛病。可林锡江一直在观察,“沙沙”地做笔记。

    “刚才有学生回答错了,老师让他坐下,这个同学为什么没理解,老师课堂上没解决,课后是不是跟踪分析了……”

    “课堂提问我观察了下,举手的老是同一批学生。学生不举手,老师不提问,那这群学生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老师了解吗?”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正常,甚至是高质量的课堂内容,林锡江看到了“毛病”。

    推行“绿色作业”月余效果良好 “向课堂要质量”重在细节

    9:55下课,孩子们像出笼的鸟儿,在户外活动。林锡江和同事还处于“工作在线”状态,或是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习惯,或是和教师交流。

    这样的蹲点调研,一个班级一跟就是整整一天,从早上学生进校到下午托管服务,全程跟踪记录,这样的工作量,比起教学、开会等日常工作,大了不止一点点。

    林锡江选择一年级蹲点调研,也有他的考虑。“一年级上半学期正处于适应调整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除了课堂教学,我还要看看行为习惯养成、课堂纪律等,让教师们互相交流。”林锡江说,每个年级都在开展蹲点调研,目的就是改进教学提升质量。

    “提升课堂质量,不是‘双减’后提出来的,是我们学校一直在抓的工作,但是‘双减’之后,我们的工作要抓得更实更细。”林锡江明白,向课堂要教学质量,没错!但是怎么提升质量,质量怎么评判,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从教二三十年,有十多年行政管理经验的林锡江很清楚,学校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关键是教师。“我们常说过程决定结果,向课堂要质量,就是要把施教过程精细化,这不是挑刺,而是促动教师自我反思,提升和精进教学质量。”林锡江说。

    除了蹲点听课,组织调研,开展教学研讨外,奉化区居敬小学还推行“绿色作业”,也就是线上线下公示作业内容,分层设计可以选择的“菜单化”作业,探索跨学科、形式更加活泼有趣的融合作业等。据了解,居敬小学推行“绿色作业”制度一个多月来,效果良好。

    在林锡江看来,不管是提升课堂质量,还是推行“绿色作业”,或是学校推出的武术、击剑、越窑青瓷等20多门个性课程,只是起步。“双减”政策对教育影响深远,家校、师生等教育各方仍处于变革中,作为学校管理者,林锡江要做的探索不止于此,但不忘教育终极目标,心中牢记学生根本,相信终将踏平坎坷成大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