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俊希甩出“火流星”。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实习生 曾润玥 通讯员 方重莺 严建锋)“孙俊希好厉害啊,他耍起九节鞭来帅呆了!”每到周三下午三点半,慈溪市龙山镇实验小学的节气小广场上,掌声就会此起彼伏。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和校园文化,学校与“水火流星”非遗传承人王耀国老师携手合作,开设“水火流星”和八段锦这两项传统技艺的课后服务课程。 平旋、擦背、破花、抛接……四(4)班孙俊希同学先以一段九节鞭热场,随后手转“水流星”现身,用绳索串起来的两个小水桶,在快速流转中,丝毫不滴水。 紧接着,他又甩出“火流星”,两个用钢索串联起来的铜碗里放了煤油,煤油不断燃烧形成两个小火球,火球飞舞的轨迹如流星般划过,学生们不自觉地鼓起掌来。 据了解,孙俊希同学近日还受邀前往宁波外事学校,参加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宁波市文化馆承办的“甬上风华”2021宁波非遗进校园活动。孙俊希同学表示,他非常喜欢这项传统技艺,希望可以坚持下去。 四(3)班方晓宇同学看着表演,说道:“我在课上体验了一下,真的不容易,看到孙同学有这么厉害的‘功夫’,真是令人羡慕。” 据悉,学校课后服务还推出慈溪市非遗传承项目,农民画,邀请非遗传承人亲授指导。学生的优秀作品曾在慈溪市课改推进会中进行展示,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还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建达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弘扬传统、传承非遗,除此之外,学校在课后服务上还安排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与劳动基地“崇本园”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古人农耕智慧的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