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参加活动的资料图片。学校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洪黎明 徐凤娇) “明末清初国祚变迁之际,浙江余姚有位学者朱舜水流亡到日本传播中华文化,成为日本闻名于世的‘胜国宾师’……”近日,在朱舜水纪念堂前,一群余姚市舜水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娓娓道来朱舜水生平事迹,现场实时录制,自信从容的声音在竹林间回荡。 “注意眼神,可以把手交叉放在前面。”“说到这里时你可以稍作停顿,同时呢用手指引一下。”一旁,余姚博物馆史蒙蒙老师正在对小小讲解员进行指导。 “老师,这块内容说的时候我需要和镜头有怎样的互动?” 为了这次录制能够顺利,小小讲解员马筠涵花了好久的时间练习,从语调、手势再到眼神,别看都是小细节,却在讲解的过程中非常关键。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谈起朱舜水先生的名言,马筠涵小朋友滔滔不绝,“除了通过学校拓展课程学习朱舜水先生的名言、文章,博物馆老师的文化普及宣讲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朱舜水先生的事迹与思想。” 舜水小学地处姚江之滨,龙泉山西侧,距离余姚博物馆只有5分钟的步行距离。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舜水小学与余姚博物馆实行“馆校共建”,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学校每学期邀请余姚博物馆的老师走进学校,开展“博物馆课程”。从揭开余姚古代农业经济格局面纱的《三毛三白》《余姚土布》,到余姚本土文化中延伸开来的江浙一带文物探析课《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堆塑罐》《鸡头壶》等,深耕于余姚本土文化,让学生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今年11月,为了增进学生对余姚本土文化的了解,余姚舜水小学与余姚博物馆共同举办“舜水文化月”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讲解朱舜水生平事迹。 孩子们踊跃报名,别看年纪小,但个个看起来专业。他们都是经过博物馆老师的专业指导,部分“小小解说员”今后有望正式“上岗”呢。 据悉,“双减”背景下,这所学校将利用博物馆这一校外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多优质的学习平台,架起余姚本土文化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