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的科普课程。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王国英)近日,2021年宁波乡村振兴青少年科技教育行动圆满收官,今年的行动中,宁波市科协科普发展中心组织科普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为载体,共进入15所学校,1个场馆,驱车里程1530公里,惠及学生23062人,为孩子们带去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器具、科学实验、科普课程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 在慈溪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载着25个叙写着党领导中国科技创新史内容的展架,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参观、征文、摄影等互动性的活动,共吸引了14106人次的学生前往慈溪科技馆打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除了体验式课程之外,孩子们还在教室里感受了丰富多彩的课程知识。北仑三山学校和海曙区高桥镇成才学校的近400名孩子先后聆听来自宁波海洋研究院创作的《寄居蟹安家工程》专题科普课程,从孩子们熟悉的虾家族和蟹家族入手,了解虾蟹的生理结构、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存技巧等知识。 新的科普课程由浅入深,层层剖析,满足孩子们好奇心的同时,也为他们解答疑惑,营造轻松愉快的科普氛围,更好地让他们感受科学的魅力和神奇,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据了解,今年宁波乡村振兴青少年科技教育行动,集聚了学(协)会、科研院所、科普教育基地等优质科技教育平台。宁波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宁波海洋研究院、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新华网无人机等多家单位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