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又上热搜了。3月1日,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开通查询通道。社交网络上“教资认定”“教资面试成绩”等多个相关话题占领热搜榜,“教师热”现象又成了舆论话题。(3月2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不仅是教师资格考证热,师范类专业招生竞争也较为激烈,师范院校的投档线因此飙升,诸如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线仅比北大、清华低13分,东北师范大学录取线甚至超过了浙江大学。这也说明,教师已经变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香饽饽。 不可否认,在当今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持证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出路。这自然会让“教资热”持续存在。说到底,“教资热”与就业压力有关。当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教师入职门槛,教师资格证成为编内外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这也成了教资考试热度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资”上热搜,背后是“教师热”。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尊师重教,教师待遇和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面对“教资热”,我们还需要冷思考。这不仅是涉及当下年轻人职业发展的需求,更关乎未来。 “教资热”不能只看表象,还要看到背后的隐忧。就毕业生而言,不要盲目跟风,而应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在学有所成的同时,更要学以致用,像尖子生的那种“神仙打架”,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就政府而言,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对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更应重视教师专业素养考察,提高“考过”门槛,宽报严过,维护教师职业专业性、严肃性,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徐根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