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记者合影。 |
 |
小记者扎风筝骨架 |
又到了放风筝的时节,近日,来自海曙区高桥镇宋家漕小学的20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来到江北区庄桥街道,跟着风筝制作非遗传承人郭国民老师学习风筝制作。 江北区庄桥街道有着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风筝)之乡、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风筝制作之乡、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传承基地等称号。给小记者上课的郭国民老师,做了20多年风筝,制作技艺精湛。 一走进庄桥风筝馆,小记者们就被眼前的图景吸引住了。只见墙壁、房顶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风筝,有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立体风筝等。鹦鹉、青蛙、八戒、凤凰、蝴蝶、喜鹊、鲤鱼、帆船……各色图案的风筝也让小记者们大呼:“太好看了,从没见过这么多风筝。” 风筝制作正式开始,小记者们都跃跃欲试。这次他们制作的是菱形风筝,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怎么才能让风筝更结实?”“提线穿孔的位置怎么确定?”扎骨架、画图、糊风筝、修剪、提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做得有模有样。 一个小时之后,一只只图案各异的菱形风筝制作成功了,小记者们成就感满满! 202班的向玟娜同学说:“今天做风筝很好玩!我学会了制作风筝。先把风筝上面的图纸涂上颜色,再把图纸粘贴到风筝骨架上,用小贴纸把风筝的四角固定住,最后把风筝线穿到骨架上。” 现场一位家长说,以前也带着孩子放过风筝,但都是买成品风筝,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今天的风筝制作活动很有意义,而且可以让孩子了解民间传统技艺。” 现代金报丨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文/摄 学生习作 做风筝 海曙区高桥镇宋家漕小学104班 邱天(证号2213736) 指导老师 潘久艳 上周六,我们来到庄桥街道参加小记者制作风筝的活动。在非遗传承人郭国民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做风筝。 我先在纸上画好图案并涂上颜色,这可难不倒我,画画可是我的强项呢!接着我把画好的纸糊在由两根一长一短的木条组成的风筝骨架上。这是个细致活,我费了好大的劲儿,还好妈妈帮助了我。然后在风筝的上下打两个孔,用绳子穿上打上结。就这样,我的风筝完成了。 做风筝的活动可真有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