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了《红楼梦》 他们创办“迎春诗社”

迎春诗社的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诗词作品。

    阅读《红楼梦》的同时,同学们模仿着开办了“迎春诗社”,这是镇海中学语文组开展整本书阅读中的新鲜事。

    这几天,镇海中学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贴了不少“诗社”的作品。“春来几枝发潭边,迎满目落倚菲腼/夜近晚晴日西傍,暖风吹满小楼香……”“瘦骨兀春风,青幡招远人/帛裂遗飘絮,星落忆华盛/风雨一镜破,霜泪半壁焚/行人莫顾返,染血花更芬”,同学们还会相互品评。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曾昊溟

    对《红楼梦》中诗社的向往

    这个灵感来自于高二十班一位同学的课前演讲,他在演讲中表达了对《红楼梦》中诗社的向往之情。又正值春风骀荡,校园内泮池、梓荫河畔的迎春花也陆续开放,于是借镇海中学第七届汉文化节的东风,高二两个班级开办“迎春诗社”。

    同学们随心创作,或写诗填词,或拟古谱曲,在两个班中进行交流、评价、点赞。同学们如果对展出的诗社作品喜欢的,就贴上一朵小红花,写诗的人和评诗的人都觉得新鲜、有趣。

    语文组的老师说,“迎春诗社”活动,既增加了同学们对古诗词阅读的兴趣,也提升了对古诗词分析的能力,以写促读,以写促赏,感受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迎春诗社”背后的趣事

    高二(9)班的陈羽可同学对诗歌创作特别感兴趣,在学习之余,常常会写一些现代诗,偶尔也会仿写古体诗,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流。班上有一个和他志趣相投的“诗友”虞乐之,他们会一起聊诗,有时还比赛写诗,颇有趣味。

    有一次,他们各自写了一首律诗,先让周围的同学品评,让同学们选出他们所支持的作品。当天晚上,两位同学还兴致勃勃地去办公室找语文老师评判。他们说,希望这种“以文会友”的方式能够延续并传播开来,让更多人加入到诗歌创作中来。

    高二(10)班的同学们在参加诗社时,还模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人纷纷给自己起了诗号,“听潮海客”“采文郎”“兰泽居子”等等,当然也不乏幽默诙谐的诗号,如“完颜阁主”“潇湘妃羊”“奉化芋艿头”等。

    为了写好一首古诗,高二(9)班的徐子程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诗的八堂课》《诗词格律》《诗词写作常识》等理论书籍,也用课余时间诵读了苏轼、辛弃疾、温庭筠等诗人的作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