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样子 就是孩子的榜样

——从《人世间》看教育里那抹阳刚底色

    《人世间》里谁的故事最动人心?谁最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现象级巨作的成功就在于每个人物,诸多细节,越是品味,越觉得深刻。这部剧中周家三兄妹虽然发展轨迹不尽相同却又相似,他们身上都有善良、朴实、重情重义的底色,而这底色源自他们的家庭教育,更源自他们的父母。

    当下家庭教育中,“丧偶式育儿”“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描绘的“四大不幸”家庭教育现象,其背后的共同点就是缺少父亲角色。而剧中周父即便常年在外,没有对家里的孩子进行直接教养,他却始终是这个家最权威的存在,是周家的支撑点,是家族的凝聚力,更是三个孩子为人处世的引路人,给三个孩子的成长留下了最适切的底色。

    宁可自己撕开伤口,也不伤了孩子,周父爱的示弱,也给孩子留下了温柔的底色。

    我对周父最初的印象在于他只身前往贵州大山,怀里抱着一只和五大三粗的自己并不相符的小狗崽,这似乎就暗示着与他外表的严厉截然相反的柔软内心。果然,当自私的女儿说出如果不接受冯化成就要和家庭断绝关系时,如此好强的周父却用一句“你不要这个家庭,我却不想失去这个女儿”化解了尴尬。瞬间,我就理解了周蓉的底气何在,有这样一位争吵之中还愿意真情表白的父亲,宁愿委屈自己的尊严和情绪,撕开自己老父亲的伤口也不想伤害孩子,会因爱而示弱。

    感受过这样纯粹热烈的父爱,无怪乎周家三个子女内心都是柔软的,体贴的,周父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让孩子们看到了父亲如何尊重母亲,如何关心子女,如何笨拙表白,所以周家的几个孩子也是如此,珍惜家人,包容伴侣,关心朋友,在那个年代温柔行事。

    为子计之深远,也不委屈孩子,周父的“差别对待”,也给孩子留下了更多的可能。

    对待三个孩子,周父会不会偏心呢?会不会觉得周秉坤太平庸?答案是不会。因为周父对三个孩子的期望本就不同,他的期望建立在孩子自身发展的趋势上。周父比三个孩子本身还要了解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对大哥周秉义,他鼓励孩子以事业为重,期待着他能够成长到接力自己当家人权威的一天,而对周秉坤,他早就从孝道的角度给出了孩子最想要的肯定和欣赏。

    周父有一次开玩笑地说道:谁是自己最满意的孩子,谁问谁就是。虽是玩笑,却是真话。周父没有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个孩子,这才有了三个孩子各不相同的成长轨迹,助力他们去找到了自己的可能,这就是周父的“狡猾”。

    宁可自己退让一步,也不束缚孩子,周父的进退有度,也帮孩子拓宽了思维的格局。

    人穷志不穷,周父就是这样有自尊的人,更可贵的是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自尊而不明事理。当周秉坤第一次说要和郑娟在一起,他气得直接踹倒了拎不清的儿子,但当他发现郑娟的善良后,又放弃了自己对家庭名誉的坚持,开明地推了孩子一把,这是周父的开明。同样的开明也包括对“拐走”自己女儿的诗人冯化成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长子亲家的换位思考和礼貌断交。他负责,踏实,有大局观,小家大家,周父分得很清楚。所以,周家培养出了一个从上山下乡,到担任市长、市委书记的周秉义。周秉义从小家走向国家,从不谋私,其一是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为官清廉,其中就有周父的引导,因为周父说过,不管官大官小,把事情做好最重要。其二是家人的理解,无论是周秉坤还是周蓉,都理解他身为干部的难处,当家里遇到什么困难,想的都是自己解决,而不是麻烦哥哥,这样的深明大义是周秉义一心为公的二次保障。

    家风正,家教兴,周父不仅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个好丈夫,常年在外他始终感恩自己的妻子持家有道,并自豪地告诉周秉坤:像他妈一样的就是好媳妇。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周父并没有放弃工作的职责,也一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言行一致给孩子们的人生画上了最美的阳刚底色,成为了孩子一生的榜样。

    镇海区蛟川实验幼儿园 陈梦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