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聚焦宁波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4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政协委员朱延芳:

加强新时代家庭教育 指导工作

朱延芳委员。

    随着“双减”深入推进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家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宁波市政协委员、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农工党余姚市基层委副主委朱延芳就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与此相关的建议。□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摄影记者 张培坚

    “尽管目前我市家庭教育以构建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呈现出‘规范化、品牌化、多元化’的特点,但依旧有许多不足,包括家长主体意识不够、家庭教育尚未真正形成整体合力、对特殊群体关爱教育不够等。”朱延芳委员认为,这些家庭教育的盲区需要非常警惕。

    她在建议中提到,建议我市从落实法规角度,探索开展家长持证上岗,面向0-18岁孩子家长分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每阶段确定学分,以学分换家长合格证、家庭教育合格证,并对取得合格证的家长给予激励,帮助家长成为自觉的教育者、有实践智慧的教育者。

    同时,政府、学校、社会等要打破资源壁垒,形成服务合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政府要做家庭教育的“规划者”,建议在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出台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搭建“甬优家教”家庭教育平台,完善家庭教育讲师队伍,成立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做好家庭教育产品开发;教育、妇联、人社等单位探索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管理、认证体系。

    其次,学校要做家庭教育的“引导者”,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规范学校类家长学校建设,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将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内容。

    最后,社会要做家庭教育的“助力者”,建议村社家长学校与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等深入合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新闻媒体单位,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动家庭教育服务指导。

    此外,针对《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作用等9项“带好娃”的方式,因对于留守、回流、隔代养育等特殊家庭而言,无法有效落实的现状。朱延芳委员建议,根据全省儿童之家建设标准,由财政保障儿童之家运行资金、民政、妇联合力推进全市儿童之家建设,规范儿童之家服务,为全市特殊儿童提供亲子陪伴、家庭教育指导;发动志愿者力量,为全市有需求的留守、困境、隔代养育等家庭提供代理父母服务。对于留守儿童,能够做好建档工作,并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档立卡工作模式,真正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有效帮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