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6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维护公平底线 切莫以身试法

    高考数学疑似泄题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数学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I卷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迅速侦查,现查明:

    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涉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广东某考生考前在QQ空间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开考前。

    疑似泄题事件曝光之后,就有网友理性地指出,从命题到印刷和运送保管,高考试题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一般不可能提前泄密。不存在考前泄题的调查结论,令公众长舒了一口气,不少人纷纷表示依然可以“相信高考”。

    高考关系万千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捍卫高考的严肃性,是不容动摇和亵渎的底线。泄题固然不可饶恕,作弊与恶意“占坑”也是对维护考试公平公正的挑战,理应严惩不贷。

    甘肃某考生携带手机作弊,类似的情形去年曾发生过一起。今年何以再度发生?考生是怎么通过安检环节的?开考后用手机拍摄试卷且没有被发现,监考老师、巡考人员、监控摄像头都是摆设?所有考场均已经信号屏蔽,又是怎么把试题发至QQ群的?这一系列问号,依然有待拉直。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目前,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已宣布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并将进行进一步处理。相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并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失职失责人员严肃处理。此外,恶意“占坑”是否涉嫌造谣和影响考试秩序,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调查并追究“好事者”的法律责任。

    教育公平是一种“底线公平”,高考是目前相对最公平的晋升通道,考试能否确保公平公正直接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挑战高考纪律,其所付出的代价不只是成绩无效和暂停考试,还会被列入个人诚信档案,成为难以抹去的人生“污点”。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捍卫高考公平不能有任何闪失,考务工作固然要进一步做实做细、防患未然,广大考生也要诚信考试,切勿以身试法自毁前程。    胡欣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