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名海南网友发帖称,老师给全班同学发放了一支“点阵笔”,有特殊的笔芯,笔头旁边的摄像头能捕捉特殊纸张的笔记,将笔记实时传导,学生什么时候写,写了什么,老师那里都会收到通知,暑假作业必须用这个“笔”来写。据悉,在上海、云南等国内多个省市都有中小学使用。 (8月1日 红星新闻) “智能纸笔”也叫“马良笔”,一种智能技术的产物。它的“智能”主要体现在笔头旁边安装的摄像头,其功能按照厂商的宣传称,可以提高课堂练习效率。但学生并不认账,正如发帖网友所说,“被监视了”“失去了快乐的暑假了”。 人所共知,摄像头的最大功能是“监控”,“马良笔”厂家所说的“提高课堂练习效率”,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就像课堂安装摄像头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一样,笔头旁边安装摄像头同样不可能提高课堂练习效率。为什么?因为它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加剧学生的紧张感。你想想看,当你意识到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正在被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盯着,你会感到自在吗?会不凭空增加紧张感吗?做作业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容不得分心。更何况,这种笔并不好用,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在特殊的纸上书写,这样,更不可能达到像云南某所学校官微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 更有甚者,“智能纸笔”的推广使用,还会危及师生之间的互信。教育之得以实行,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师生之间建立有信任关系,而“智能纸笔”恰恰是在破坏这种信任关系。显然,这也与我们通常讲的教育伦理相违背。老师嘴上在给学生讲要诚实守信,彼此信任,但实际上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三不放心,总认为学生在忽悠老师,故想到用“智能纸笔”来监控学生怎样做作业,这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智能技术是“双刃剑”,并不是所有智能技术都能用在教学上,而是要有选择地使用。像“智能纸笔”这类不具有充分必要性的、反而有可能损害师生互信的智能工具宜慎用。 陌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