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高教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8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镜头记录 乡村振兴典型经验

宁大师生寻找 共富路上的奋斗者

师生团队实地探访乡村典型鄞州区湾底村。

    “坚持党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为原则,建设未来产业场景、未来风貌场景、未来文化场景、未来邻里场景等九个场景,才能真正把握共同富裕的绿色密码。”7月初,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调研小分队来到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探寻其脱贫奔富的发展秘密,在同现任村党委书记蔡国成深入访谈中,探寻基层治理者对共同富裕的探索路径。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据了解,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调研小分队围绕“寻找共同富裕路上的奋斗者”为主题,对宁波典型乡村治理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制作系列专题片,以此向全国展示宁波乡村振兴的路径,展现治村经验和基层管理者风采,并通过挖掘共富路上的经验、痛点和难点,为宁波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提供实证性的意见与建议。

    承担此次主题调研的师生团队大多来自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已完成宁波劳动模范访谈、浙东老革命者访谈、宁大老教授访谈等多个项目,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具备较为成熟的口述访谈经验。

    而此次探访第一站选在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湾底湾底,弯来弯去弯不到底”,40年前,这曾是湾底村贫困的真实写照。40年来,湾底村秉持“人民至上,创业万岁”的理念,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带领群众闯出一条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农商旅特色产业异军突起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如今,湾底村以工补农,强农兴旅,以旅促农,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访谈,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调研小分队的师生们了解到多年来两届村支书及其团队始终坚持“人民第一”的服务精神,并且在村里对党员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要求党员“吃三亏”:在气力上吃亏得起、闲话上吃亏得起、钞票上吃亏得起。同学们赞叹党员干部坚持在实践中走出适应本村发展的独特发展经验,难能可贵。

    “从‘贫困村’到‘亿元村’,从美丽乡村到未来乡村,湾底村千民一心攻克一个个关卡,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不仅是宁波湾底村的共同富裕实践,也是共同富裕视角下新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感受最真实生动的共富故事。在访谈中我们感受到基层治理者的初心使命和干事创业的激情。这种激情也鼓舞着我们大学生,在毕业后积极投身到祖国基层的建设事业中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静雯坚定地说。

    接下来,该实践团队将奔赴象山高泥村、余姚横坎头村等地继续探访宁波典型乡村治理经验,让更多大学生感受宁波共富蜕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