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科节推动教育科研 成为学校教育新风尚

    上周日,“甬有优学·2022教科节”隆重开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一系列活动先后举行,受到广泛关注,引发热烈反响,在甬城教育界兴起了一股清新雅致、厚重大气的“教科风”。

    据介绍,教科节的举办宗旨是为充分调动全市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交流、分享优秀科研成果和成功教科经验,充分发挥宁波教育科研的智慧和力量,培育具有宁波辨识度的科研成果等。从过程和效果来看,在相关部门、学校的精心筹备、认真实施下,这些目标和任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达成,让很多教育内外人士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感受了教育科研的魅力风采,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科研的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校、广大教师的一次关于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典型示范、理念更新乃至思想启蒙。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育科研在中小学处于较为尴尬的边缘地位,领导不够重视,教师不感兴趣,总觉得教育科研无益于甚至有害于正儿八经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总认为教育科研可以用来做做表面文章、装点门面、锦上添花,但绝不能真正投入精力时间,这也导致中小学教育科研“说一套、做一套”“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等现象始终存在,导致了教育科研实施、管理、评价中的诸多乱象,而且导致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不断强化了对教育科研在认识上的误解偏见,在行动上的消极乏力。

    如果说,在传统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学校、教师不做教育科研还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话,那么在教育迈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轨道的当下,轻视、无视、否认教育科研价值的思想和行为将是非常危险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单靠机械重复、经验主义是无法完成的,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脑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给学校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面对一个个不同个性、不同潜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情怀、专业能力和创新素养,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成长、不断实践反思、不断开拓创新,方能顺应时代之变,回应社会关切,助力“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而这一切,正是教育科研的应有之义,也是其价值所在。

    在教科节开幕式上,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从立德树人高度强调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勉励广大教师要努力做“研究型的实践家”,四位年轻的正高级教师现身说法,分享了教育科研对其专业成长、职业幸福和生命完满的切身体会;一所办学仅四年的小学展示了该校依托教育科研在短时间内给孩子们创造了“看得见未来的幸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这一论坛架构把教育科研应该做的、可以做的、怎么做的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和演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教科节给宁波教育献上了一场盛宴,为宁波教育引领了一股风尚,相信随着“教科节”的逐年举办,随着“研共体”的深入建设,宁波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为优良的生态,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光明的未来。远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