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们采摘的花生。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经过了春耕与夏耘,10月的秋收季节,宁海县各小学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同学们在老师或“特邀嘉宾”的带领下,一起采摘劳动果实,体验丰收乐趣。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林蓓聪 杨惠惠 10月13日,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小学智慧农场迎来了丰收季。采摘现场,五(3)班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有的负责摘花生,有的蹲下身来仔细地观察挑选花生,有的负责搬运花生。大家边干活边聊天,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智慧农场很快被大家“扫荡”一空。 摘完花生后,同学们迅速“打扫战场”,共享果实美味。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让大家品尝了劳动的味道,感受了劳动的光荣。 据悉,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岔路小学正式开设一门独立的劳动课,实现劳动教育每周一课时进课表。除了花生,岔路小学的“智慧农场”里还种植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盆栽、水果、蔬菜……劳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让孩子们有亲身参与劳动的时间,也让他们全身心亲近大自然。 不单单是岔路小学,进入秋季后,宁海各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丰富的劳动课。 10月13日下午,位于宁海县西店镇桥棚村的农田里,一群“小稻农”们戴着帽子手套,拿起小镰刀,认真割稻、脱粒等,感受秋收。这是宁海县西店镇望海小学为了迎接第42个“世界粮食日”的到来,开展的“劳动研学乐 寻味稻花香”主题活动。 “左手握住水稻,右手握住镰刀,使劲一提,水稻就割下来咯!”陈春法一边演示一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耐心向“小稻农”们介绍着割稻、脱粒等流程。 陈春法是当地农民,也是本次劳动研学活动的“特邀嘉宾”。他向孩子们深度解析了“水稻的一生”,带领孩子们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之美。 四(4)班李润鑫同学劳动完,擦了擦汗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知道原来水稻是这样脱粒的,从割稻到脱粒,再到晒谷子,每一步都非常不容易,今后我会更加珍惜粮食,同时也会带动爸爸妈妈一起加入光盘行动!” 10月14日,西店镇香岩小学也组织学生到石家村感受传统的劳作方式。村里的种稻能手石爷爷带着同学们体验了传统的脚踏式打稻机。同学们在石爷爷的指导下,把稻谷放在打稻机的滚轮上,踩动脚踏板,一颗颗金黄的稻谷从打稻机中鱼贯而出,装满一袋又一袋。 傍晚时分,同学们又帮着石爷爷把他晒在房前屋后的稻谷一起收起来。收稻子的过程中,大家又收获了不少农事知识。“现在我知道了谷粒胖胖圆圆的是糯米;细细长长的是普通大米。糯米的谷粒翻动起来要比普通的谷粒重一些。”401班王宣程在体验过后说。 “要想获得丰收,必须努力耕耘。孩子们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课堂中体验了丰收的喜悦,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香岩小学德育处主任胡小思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