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江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讲座——“从小男孩到男子汉,你准备好了吗?”活动邀请了家长志愿者蔡佩华为主讲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沈丹妮 蔡佩华,是江北区道德与法治名师、江北区十佳“教子有方”好父母,也是该校505班郑彦君的妈妈。讲座伊始,蔡佩华用有趣的小游戏让男孩们意识到自己的小男子汉身份。面对青春期遇到的身体变化,她用诙谐幽默的比喻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青春期的悄然而至。面对这些变化,她还带来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的基础上学会宣泄情绪,做到张弛有度。 青春期的男女生相处中存在哪些情况?该如何正确相处? “青春期的男女同学会产生一种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相互吸引的心理”“男同学特别喜欢在女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才华”“在女同学面前逞强逞能,摆阔气,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与异性相互嬉闹打逗,捉弄异性”……男生们听着,有的害羞地笑了,有的窃窃私语着。 关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蔡佩华明确提出了边界与尊重并存,把握好尺度,还给了现场的男孩们不少方法:第一,确立自我保护意识,不与异性同学单独相处很长时间。第二,男女同学之间,既要打破相互隔阂的界限,又要注意男女有别,不能恣意放肆。第三,男子汉要有保护女孩子的意识,家里女性在生理期会有一些腹痛不舒服,要多承担家务;班级里有女生生理期体育课请假,也不要嘲笑她们,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男孩们听后若有所思,点头赞同。 活动结束之际,蔡佩华拉开了一条“生命的卷轴”,在纸张的一次又一次对折和一次又一次的标记中,让孩子们明白人生有晴有雨,青春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顺利度过青春期,才能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台下听讲的506班学生余镇泽颇有感概:“我明白了和家人交流要注意情绪,情绪会影响人的行动,以后遇到问题我一定要和家人好好沟通。” 据介绍,这场讲座是江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家长志工团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家校共育的一张德育名片,通过一月一期的讲座,让各行各业的家长发挥职业特长,参与到学校的育人活动中来,构筑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