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旧鞋可以种多肉。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叶亚)小朋友每天吃完水果后,果皮如何处理?近日,海曙区石碶街道艺韵幼儿园的老师们教小朋友们用果皮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说起这项活动的原因,要从“无废”这个词说起。为了助力“无废城市”创建,艺韵幼儿园探索“垃圾减量”新模式,打造绿色“无废校园”。 “什么是酵素?”“酵素怎么做?”老师们以微课程《每一滴酵素都是宝》展开活动,先讲解酵素的制作与运用,告诉孩子们,用果皮制成的环保酵素不仅能解决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还可以清洗果蔬、灌溉农作物等。 随后,孩子们开始切果皮、称分量,将红糖、果皮、水按照1:3:10的比例进行调配、装罐、密封。最后做个小标签,写上日期和果皮种类,一起静待3个月后的酵素出炉。 除了用果皮制作酵素,幼儿园里还有一个“旧物加工厂”,孩子们每天都为这个工厂献宝,拆快递拆下来的包装盒、洗干净的塑料瓶,还有废旧闲置的电话机、键盘、雨靴、高跟鞋……这些旧物可以被多次利用,比如,为孩子们的美工制作供应材料,为各个班级的创设、游戏提供材料等。“过气”的高跟鞋变成了多肉植物的天堂;旧纸箱被改造成了复古电视机;塑料瓶经过一番乔装,变成了一组“表情包”跃然墙上;还有废弃的电话机、键盘等,带给孩子们沉浸式的角色体验…… 此外,幼儿园里还开展“换享行动”垃圾减量集市活动,通过以物换物,让闲置的物品流动起来,传递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念。 “创建无废校园是开始,不是结束;开展绿色教育是过程,不是结果。”园长谷银萍说,在打造绿色“无废校园”的过程中,把环保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悄然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