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未成年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凝聚全社会教育和关心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0月13日《宁波日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迭代升级,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的生活形态在不断更新变化,他们的视野更广了,接触的新事物更多了,思维更活跃了,因而人生观、价值观都在不断刷新;由于未成年人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智还不成熟,认知能力欠缺,价值观还处在可塑性阶段,因而极易受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和网络生态所左右和影响,如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1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成绩位列全省第一。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每年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高标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才能做到“高标准推进”?这需要一个基点和抓手,即会议所强调的这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势怎么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怎么芜杂,只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灵魂和根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不会偏离方向,就能抓出成效,抓出成绩。 怎样抓这个根本?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各环节,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照这个要求,一些学校还有距离。据笔者所知,一些学校只满足于学生会背诵,但对其蕴含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精神并没有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徒具讲形式、图表面的热闹,收效不彰。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把24个字当作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各环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常抓不懈,直至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终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才有望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王学进
|